碎玉轩里,甄嬛起了好胜心,一心要争嫔主之位。
寿康宫内,本性无争的沈眉庄也在乌雅太后的意思下,也被安排着争一争这嫔位。
说起乌雅太后早年在圣祖时期,因接连生育三子两女,身体亏空的十分厉害。
如今虽贵为太后,尽享一国供奉,可身份转变后,曾经支撑她的那股刚强之气也弱了下来,身体状况也变得每况愈下。
所以这段时间,乌雅太后也一直是缠绵病榻。
而沈眉庄确实如当初所言一直尽心尽力地侍奉左右。
身处这后宫,现在的乌雅太后其实是十分寂寞的。
毕竟除了那些她连见都不愿见的老对手外,她的侄女宜修对她也是虚情假意。
甚至宜修偶尔流露的怨毒,也时刻提醒着太后,她一直记着弘辉的死,还有那件柔则所穿的妃位吉服。
甚至她们之间如今的牵绊与扶持也不过是基于家族利益罢了。
私底下,想来宜修怕是恨不得她早早归西,这点身为宫斗 “冠军” 的乌雅太后又怎会不明白?
可她也只能装作不知,甚至强忍着不快,在许多事上继续帮衬宜修 。
至于她的好大儿雍正,乌雅太后其实更是连见都不想见。
正是因为雍正,她的老十四才迟迟不能回京,只能被困在皇陵守灵。
曾经那个朝气蓬勃的孩子,太后实在不敢想他如今变成了什么模样,而这份思念与无奈,也是她一直生病的缘由之一。
不过在太后生病的这段日子里,沈眉庄也确实是劳心劳力、毫无保留地侍奉在侧。
这也让一直生活在充满算计的后宫之中的太后,难得见到像沈眉庄这般耿直的人。
所以等病情略微好转好之后,她便想着花费些心思,也为沈眉庄谋一谋嫔位。
太后心里清楚安陵容获封嫔位的真正缘由,她和雍正在政治这方面的想法完全一致,觉得如果给个嫔位就能息事宁人压制流言,确实是利大于弊。
毕竟年羹尧眼下正被皇家倚重,也还没到能卸磨杀驴的时候。
再者,在太后眼里,区区一个嫔位掀不起多大风浪,也就没放在心上。
虽说太后她不在意,但是看在沈眉庄精心伺候的情分上,
给她一个嫔位,既能让沈眉庄往后更加用心地陪伴自己,也算给沈眉庄一份体面,同时,这又何尝不是给自己留一份体面呢。
所以待今日喝完药,乌雅太后接过沈眉庄递上的茶叶,放在嘴里轻轻含着,随后转头看向一旁侍奉的沈眉庄,开口问道:
“哀家听闻,昨日皇上册封了一个昭嫔,这个昭嫔,你可曾与她有过接触?”
沈眉庄闻言,脑海中迅速闪过与安陵容为数不多的交集。
除了那日她同甄嬛想拉拢安陵容,结果吃了闭门羹之外,她与安陵容之间倒也没发生过什么不愉快。
甚至,沈眉庄心底还有些别样的情绪。
毕竟也是因着安陵容当众让甄嬛下不来台,才让她看清了甄嬛私下里精于算计的一面 ,进而想着与其分割。
这般想着,沈眉庄在回答太后的问题时,言语间便不自觉地带了些倾向性 。
“回禀太后,嫔妾与昭嫔着实不曾有过多往来。
甚至有一日,嫔妾与莞贵人曾主动想与她交好,可被昭嫔直言无心卷入后宫纷争,对荣宠位分也并不在意,只求能安稳过好自己的日子的话给婉拒了。
之后嫔妾也曾留意过其平日里的言行举止,确实是如她所说,是个淡泊名利,又颇具才情之人。”
沈眉庄心里清楚太后向来不太喜欢太过有才的女子,可昭嫔的才情满宫皆知,她也只能在言辞上尽量弱化这一点 。
太后听罢,不禁有些意外,抬眸看向沈眉庄。
她着实没料到,沈眉庄不仅没在自己面前说半句落井下石的话,言语间竟还隐隐偏向安陵容,这让她心里又多了几分满意。
毕竟沈眉庄和甄嬛找安陵容拉拢不成,反被拒绝的事,她早从眼线那儿得知了。
在太后想来,沈眉庄就算对齐安陵容没恶感,被当众驳了面子,也不该有什么好感才是。
可没想到这孩子实心眼,对事不对人。想通关键后,没有任何诋毁,甚至还替安陵容说好话。
太后就喜欢这种眼明心正的人。
念及此处,太后脸上不禁浮现出几分笑意,对沈眉庄说道:“哦?哀家听你的话,倒是颇为看好这昭嫔啊。”
沈眉庄见太后并未生气,心里更加笃定,在太后这样老谋深算的人面前,坦诚相待、不做隐瞒才是上策。
于是,她接着说道:“回禀太后娘娘,嫔妾起初着实瞧不上这昭嫔,觉得她过于清高孤傲,平日里也鲜少与各宫姐妹往来。
可在这宫中日子久了,嫔妾才明白,能独善其身,不给旁人添乱,也不被琐事纠缠,实在是一种难得的智慧,而这恰恰是嫔妾所欠缺的。
虽说昭嫔看似清冷,却从不惹是生非,就像一朵独自盛开的花,时间长了,反倒让嫔妾对她另眼相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