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一连两三日的专宠与陪伴,让甄嬛仿若置身于春日暖阳之下,周身都散发着愉悦的气息。
她尽情享受着这份恩宠,沉浸在与皇上相处的甜蜜时光里,渐渐地,那日在皇上面前出糗的尴尬事儿,也被她抛到了脑后。
此刻的她,满心满眼都是幸福与得意 。
但是人总是怕对比的。在好姐妹甄嬛这几日春风得意、尽享盛宠之时,沈眉庄心里也在暗暗期待着雍正能来储秀宫看看她。
她无数次在脑海中幻想皇帝亲临的场景,可未曾想,两三天过去了,皇上连宫殿的门都没踏入过。
沈眉庄心高气傲,骨子里满是自己的气节。她实在不愿意在这个时候前往碎玉轩看望甄嬛,生怕旁人将她视作是去争宠的,平白落了口舌。
更何况上次去碎玉轩,自己碰了一鼻子灰,丢了好大的脸面,如今雍正正宠幸甄嬛,她就更不会去了。所以即便这几日她身心俱疲,还屡屡遭受刁难,却都咬着牙默默忍受。
每日请安结束后,她都得前往华妃宫中抄写账簿。
这几日,华妃因为甄嬛独得圣宠,自己连雍正的面都见不着,更变本加厉地磋磨沈眉庄。
到了夜晚也不让她回去,还故意撤去烛火,让她在黑暗中摸索着抄写账簿。
这已经摆明是迁怒于她,可她又实在舍不得放弃这好不容易到手的协理六宫之权,只能暗自咽下满心的委屈。
甄嬛心里明白,华妃如今正红着眼找茬,她可不想在这风头浪尖上与华妃正面冲突。
虽说她心疼沈眉庄的遭遇,可华妃折磨沈眉庄用的是堂堂正正的手段,借协理六宫的公权,打着教导的旗号,让沈眉庄抄写账簿,这是实打实的阳谋。除非沈眉庄主动辞去协理之权,不然旁人还真挑不出毛病。
自十五那晚,甄嬛本想在皇上面前展露才华,却不小心弄巧成拙,如东施效颦般闹了笑话。
从那之后,她心里就像揣了只兔子,整日隐隐不安。如今与皇上相处,谈及诗词歌赋,她都心虚得很,生怕再出纰漏,把好不容易得来的恩宠给弄丢了。
所以这段时间,她一门心思都扑在挽回自己在皇上心中的形象上,忙得焦头烂额,实在没有太多精力去顾及眉姐姐。而且在旁人看来,华妃对沈眉庄也不过是些言语上的戏谑刁难、琐事上的折腾,外人实在难以插手指责 。
正当后宫众妃嫔满心满眼都是羡慕与嫉妒,认定甄嬛又将迎来长达七日的盛宠时,皇上却毫无预兆地不再踏入后宫。
原来,青海叛乱的局势愈发严峻,战事已经到了最为焦灼的时刻。对雍正来说,江山社稷与皇权稳固才是头等大事,即便甄嬛那张与柔则极为相似的面孔,总能勾起他心底深处的眷恋,如今也只能暂且搁置一旁。
况且这些时日的相伴,已让他在甄嬛身上寻回不少对柔则的回忆,可感情终究还没到时刻相伴的程度,权衡之下,他一头扎进政务堆里,每日都宿在养心殿,全身心投入到平叛事宜中。
华妃瞧见皇上不再宠幸甄嬛,心思也立马有了转变。
她不再像之前那样,一门心思琢磨着怎么刁难沈眉庄,而是满心满眼都系在皇上身上。为表关切,她每天频繁地往养心殿送汤送水,关怀备至,那股子殷勤劲儿,仿佛要把皇上在前朝受的苦都给弥补回来,就盼着能在皇上心里留下更重的分量 。
甄嬛这才有了空余时间,去看望沈眉庄。
这也是她第一次驾临储秀宫。
雍正不再到碎玉轩之后,甄嬛等了一日,见沈眉庄没来她这里,稍一思忖,便明白眉姐姐定是心里不痛快了。
于是,她放下身段,主动前往储秀宫。到了地方,她没让人通传,径直往里头走。
沈眉庄见她来了,神色间并不怎么热情。
甄嬛心思玲珑,一下子就明白了,赶忙拉住沈眉庄的手,问道:“姐姐是否怪我?” 这一句让沈眉庄一时语塞。
沈眉庄心也再为甄嬛找理由,其实她受宠也并非她能左右,是皇上的心意,便说道:“若是旁人得宠,我倒宁愿是你,至少你不会害我。”
甄嬛听出沈眉庄话里的情绪,解释道:
“这是皇上的恩宠,妹妹也没有办法,希望眉姐姐不要见怪。”
沈眉庄听她这般说,也敞开心扉:“嬛儿,我并非怪你,只是心里实在难受。
咱们一同入宫,这些日子皇上总去你那儿,把我晾在后宫,每日请安时,各宫嫔妃都看着,我还天天被华妃磋磨,心里憋闷得慌。
我知道恩宠是皇上决定的,可我就是不得劲,你让我缓缓就好。最近我也没什么心情,恰好华妃忙着照顾皇上,没时间磋磨我,这几天就不陪你游玩了,你就让我歇一歇。”
甄嬛听后,也明白此时不宜紧逼,等沈眉庄消消气,再好好聊才是上策,便也不再多言,想着过几日再来安抚眉姐姐 。
所以她没有多待便离开储秀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