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云南大理返回后,林天和慕容雪立即投入到对慕容家族武学的研究中。天医武道学院的专属训练室内,两人站在宽敞的木质地板中央,周围的墙壁上挂满了各种传统武器,气氛庄重而宁静。
"师父,您对慕容家族的'天山心法'有什么新的理解?"慕容雪站在一旁,双手背在身后,姿态恭敬却不失优雅。她今天穿着一身白色练功服,衬得肤如凝脂,长发高高束起,露出修长的脖颈。
林天闭目沉思片刻,缓缓睁开眼睛:"天山心法的精髓在于'三重境界'——形、意、神的统一。形是外在的招式,意是内在的气息引导,神则是心灵的专注与超脱。"
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我们来实际切磋一下,这样能更好地理解其中奥妙。"
慕容雪眼中闪过一丝兴奋,迅速调整好站姿:"请师父指教。"
林天微微一笑,没有立即出手,而是缓缓抬起右手,掌心向上,五指微曲,仿佛捧着一团无形的气流。他的动作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极深的内涵,每一个细微的角度都经过精确计算。
"天山心法第一式:'云手托天'。"
随着林天的动作,整个人的气息发生了微妙变化。他的呼吸变得深长而均匀,身体周围似乎形成了一个无形的气场,让人不自觉地感到一种压迫感。
慕容雪认真观察着师父的每一个细节,从手指的弧度到呼吸的节奏,再到重心的转移,都不放过。作为慕容家族的嫡系传人,她对天山心法并不陌生,但林天的演绎却给她带来了全新的理解。
"小雪,你来试着攻击我。"林天保持着云手托天的姿势,平静地说。
慕容雪点点头,深吸一口气,右脚轻轻一点地面,身形如燕般掠出。她的攻击看似简单直接,实则暗含变化,右手成掌直取林天胸口,左手却在半途中变为拳,从下方袭向林天的小腹。这是慕容家族的基本招式"双龙出海",讲究的是上下同时出击,让对手难以兼顾。
林天的反应令人惊叹。他的右手云托姿势不变,只是微微调整角度,恰好化解了慕容雪的掌击;同时,他的左手不知何时已经下垂,轻轻一托,就将慕容雪的拳势引向一旁。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没有丝毫生硬之感。林天的动作看似缓慢,实则快如闪电,每一个细微的调整都恰到好处,既不过度也不不足。
慕容雪感到自己的攻势被完美化解,不由得赞叹:"师父,您对天山心法的理解已经超越了许多慕容家族的长老。这种'以静制动'的应对方式,正是心法中最难掌握的部分。"
林天微笑着收回手势:"天山心法讲究的是'借力打力',而非硬碰硬。关键在于理解力量的流动路径,然后顺势引导,而非强行对抗。"
他走到训练室中央,示意慕容雪站到自己对面:"接下来,我想与你探讨天山心法的第二重境界——'意'的运用。"
林天双脚微微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整个人看起来毫无防备。然而,慕容雪能感受到,师父的气息已经发生了变化,仿佛一潭深水,平静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在武学中,'意'是指内在的气息引导。许多武者只注重外在招式,却忽略了内在气息的重要性。"林天解释道,声音平静而有力,"天山心法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内在气息与外在招式完美结合,形成一种'内外合一'的境界。"
说完,他向慕容雪点头示意:"来吧,全力出手。"
慕容雪深吸一口气,知道这是师父对自己的考验。她双手交叉于胸前,然后猛然分开,同时脚下步伐变换,整个人如旋风般向林天冲去。这是慕容家族的成名绝技"旋风十三式"的开篇,讲究的是快速接近对手,打乱对方节奏。
慕容雪的速度极快,身形几乎化为一道白影。她的攻击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暗含规律,每一招都为下一招做铺垫,环环相扣,如行云流水。
面对如此凌厉的攻势,林天依然保持着那种深沉如水的状态。他的动作看似简单,却总能在关键时刻出现在最恰当的位置。他的双手时而如柔软的丝绸,时而如坚硬的铁钩,变化多端却又浑然一体。
两人在训练室中央展开了一场精彩的对决。慕容雪的攻势越来越猛,招式越来越复杂,但始终无法突破林天的防御。而林天则始终保持着那种从容不迫的状态,每一个动作都恰到好处,既不过度也不不足。
这场切磋持续了近半小时,慕容雪的额头已经渗出细密的汗珠,呼吸也变得有些急促。而林天依然保持着那种深沉如水的状态,呼吸均匀,面不改色。
最终,慕容雪停下了攻势,恭敬地行了一礼:"师父,弟子佩服。您对天山心法的理解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林天微笑着点点头:"你的进步也很大。'旋风十三式'已经掌握了十成功力,只是在气息引导上还有些不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