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林晚彻底沉浸在这座滨海小镇的节奏里。她像个真正的本地人一样,睡到自然醒,穿着那身舒服的棉麻裙子,踢踏着草莓熊拖鞋,慢悠悠地去码头看渔船归航,挑选最新鲜的渔获。她成了“阿海大排档”的常客,阿海老板已经认得这位漂亮又随和的姑娘,总给她留最好的位置,还教她怎么挑膏蟹。
她混迹在傍晚热闹的夜市里,买过甜滋滋的糖葫芦,尝过香辣够劲的烤鱿鱼,甚至还尝试了路边摊的“黑暗料理”——一种用海草和鱼籽做的奇怪煎饼,味道意外地还不错。她坐在小马扎上,和邻桌的大爷大妈们一起,看露天广场上简陋却充满生活气息的歌舞表演,听着周围夹杂着方言的谈笑风生,感受着那份扑面而来的、滚烫的市井生命力。
**这里的一切——咸腥的海风、喧闹的夜市、质朴的笑脸、简单却鲜活的食物——都像温暖的潮水,一层层冲刷着她紧绷的神经和疲惫的身体。那种浓郁到化不开的“生活烟火气”,让她感到一种久违的、从骨头缝里透出来的舒适和熨帖。**
那个买个小房子的念头,在这几天的浸润下,已经不再是模糊的向往,而变成了清晰的决定。
一天午后,阳光正好,她坐在民宿的露台上,看着远处阳光下波光粼粼的海面,以及更远处郁郁葱葱的山丘轮廓。她拿出手机,拨通了阿强的电话(阿强和阿力轮流在附近“当空气”,保持着既安全又让她感觉不到的距离)。
“阿强,”她的声音带着海风般的轻松,“帮我办件事。”
“大小姐,您吩咐。”阿强的声音一如既往地沉稳可靠。
“我想在这镇上买个房子。”林晚开门见山,语气像在决定买杯奶茶一样随意,“要求不高:独栋小别墅,能看到海,最好也能看到点山。位置嘛……要能闻到夜市烧烤味,听到点人声,但晚上睡觉又不能太吵。哦,对了,房子本身要清爽干净,带个露台或者小院子最好。预算……你看着办,别太离谱就行。”她顿了顿,补充道,“风格……我喜欢蓝色和白色相间的。”
她的要求听起来简单,实则包含了位置、视野、环境氛围、建筑风格等多重考量,而且充满了个人化的喜好——“能闻到夜市烧烤味”这种要求,大概也只有此刻彻底放飞自我的林大小姐能提出来。
电话那头的阿强沉默了两秒,似乎在消化这些“接地气”又极其具体的指令,随即利落地应道:“明白,大小姐。我立刻去办,有合适的再向您汇报细节。”
林晚满意地挂了电话,继续享受她的海风下午茶。对于阿强的能力,她从不怀疑。找房子这种“小事”,交给他办最省心。
接下来的时间,她完全把这件事抛在了脑后,继续她的“烟火气”探索之旅。傍晚,她又溜达到了夜市,在一个卖贝壳工艺品的小摊前流连忘返,挑挑拣拣。
当夜幕低垂,华灯初上,夜市进入最喧闹的黄金时段时,林晚拎着一袋刚买的、烤得滋滋冒油、香气扑鼻的生蚝,慢悠悠地踱回民宿。海风带着夜晚的凉意和食物的香气,让她心情格外愉悦。
刚走到民宿门口,就看到阿强和阿力站在昏黄的路灯下等着她。阿强手里拿着一个平板电脑,表情一如既往的严肃。
“大小姐,”阿强迎上来,将平板递给她,“按照您的要求,筛选了三处比较符合条件的房源。位置、视野、周边环境都做了初步评估。您看看?”
林晚有些意外于他的效率,但还是接过了平板。屏幕上是几张航拍和实景照片。她指尖滑动,目光快速扫过。
第一处,位置稍偏,海景无敌,但离烟火气远了点。Pass。
第二处,就在夜市主街后面,烟火气十足,但太吵,而且看不到山。Pass。
第三处……
她的指尖停住了。
照片上,是一座依着平缓山坡而建的独栋小别墅。主体是清爽干净的白色,屋顶和门窗边框则是宁静的海蓝色,在绿树掩映下格外醒目。位置绝佳——处于小镇相对安静的边缘地带,步行到热闹的夜市主街只需要十分钟,既能享受便利,又不会被喧嚣打扰。最妙的是它的视野:面朝大海,巨大的落地窗和宽敞的露台,能将那片蔚蓝尽收眼底;稍稍侧身,又能看到小镇后方起伏的、覆盖着葱郁植被的丘陵轮廓。夕阳的余晖洒在照片上,给蓝白相间的房子镀上了一层温柔的金边。
完美地契合了她所有的要求:蓝白相间、独栋、面朝大海、背靠青山、距离烟火气恰到好处!
林晚的墨绿色眼眸瞬间亮了起来,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她甚至能想象自己清晨在露台上,迎着海风喝咖啡;傍晚窝在躺椅里,看着山下小镇逐渐亮起的万家灯火,听着远处隐隐传来的市井喧嚣;夜里,枕着海浪声入眠……
“就这个!”她毫不犹豫地指向第三处照片,声音里带着难得的雀跃,“现在能看房吗?或者……能立刻定下来吗?”她已经有点迫不及待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