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属革命老区玉屏自治县基本情况概述

作品: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作者:南岳清水湾|分类:历史|更新:2025-07-02 16:26:52|字数:19258字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1月7日,玉屏解放,隶铜仁地区 。1958年12月29日,并入铜仁县 ;1961年8月18日,恢复玉屏县 ;1966年2月,将县隶属万山区划出,设立万山特区 ;1968年9月,改万山特区为万山区,复隶玉屏县 ;1970年8月,恢复万山特区 。1983年9月7日,经国务院(83)国函字182号文件批复,撤销玉屏县,建立玉屏侗族自治县 ;1984年11月7日,召开庆祝大会,自治县正式成立 。此后,玉屏侗族自治县在党的领导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三、民族风情:多元融合的文化盛宴

(一)民族构成

玉屏侗族自治县是一个以侗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 ,此外,还居住着汉族、苗族、土家族等多个民族 。各民族在这里和谐共处,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走在玉屏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不同民族的人们穿着各具特色的服饰,交流着不同的语言,却都洋溢着同样的热情与友好 。在乡村,不同民族的村落相邻而居,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相互帮助,共同传承和发展着民族文化 。

(二)民族文化

1. 建筑文化:侗族的建筑风格独特,鼓楼、风雨桥是其代表性建筑 。鼓楼是侗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通常建在村寨的中心位置,是侗族人民聚会、议事、娱乐的场所 。鼓楼造型多样,有多层楼阁式、密檐式等,一般为木质结构,不用一钉一铆,全靠榫卯连接,工艺精湛,体现了侗族人民高超的建筑技艺 。风雨桥则是一种集桥、廊、亭为一体的建筑,不仅具有交通功能,还可供人们休息、避雨、遮阳 。桥上的彩绘、雕刻精美绝伦,展现了侗族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玉屏的侗乡风情园,就保存着多座古老的鼓楼和风雨桥,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

2. 音乐舞蹈:侗族大歌是侗族音乐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东方音乐史上的活化石” 。它是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的民间合唱形式,歌声悠扬婉转,和声美妙和谐,歌词内容丰富,涵盖了历史、传说、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 。演唱时,歌者们通过默契的配合,将不同的声部交织在一起,形成独特的音乐效果 。侗族的舞蹈也别具特色,如芦笙舞、哆耶舞等 。芦笙舞是在芦笙的伴奏下进行的舞蹈,舞者们手持芦笙,边吹边跳,动作矫健有力,节奏明快 ;哆耶舞则是一种集体舞蹈,人们手拉手围成圆圈,边唱边跳,气氛热烈欢快 。每逢重大节日,玉屏的侗族同胞都会举行盛大的歌舞表演,展示民族文化的魅力 。

3. 传统手工艺:侗族的传统手工艺丰富多彩,如刺绣、编织、木雕、竹雕等 。侗族刺绣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图案而闻名,绣品色彩鲜艳,针法细腻,图案多为花鸟鱼虫、神话传说等,寓意吉祥美好 。编织工艺包括竹编、藤编等,编织出的竹篮、藤椅等生活用品不仅实用,而且造型美观 。木雕和竹雕则是将木材和竹子雕刻成各种精美的工艺品,展现了侗族人民的艺术创造力 。在玉屏,有许多手工艺人传承着这些古老的技艺,他们开设手工作坊,制作和销售手工艺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侗族的传统手工艺 。

(三)民族节日

1. 赶坳:赶坳是玉屏侗族的传统节日,也是青年男女社交、恋爱的重要场合 。每年农历的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等特定日子,侗族青年男女们身着盛装,从四面八方汇聚到指定的山坳 。他们在坳上对歌、跳舞、游戏,展示自己的才艺和风采 。在对歌过程中,男女青年们通过歌声表达彼此的爱慕之情,若情投意合,便会互赠信物,定下终身 。赶坳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侗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它促进了侗族青年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维系着民族的情感纽带 。

2. 萨玛节:萨玛节是侗族祭祀祖先“萨玛”的盛大节日 。“萨玛”在侗语中意为祖母,是侗族崇拜的至高无上的女神 。节日期间,侗族同胞们身着传统服饰,举行庄重的祭祀仪式 。他们献上祭品,祈求萨玛保佑村寨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祭祀结束后,人们会举行盛大的游行活动,队伍中有人抬着萨玛的神像,其他人则手持彩旗、花伞,载歌载舞 。萨玛节体现了侗族人民对祖先的敬仰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四、经济发展:蓬勃兴起的产业格局

(一)农业发展

黄桃果实饱满,色泽金黄,口感脆甜多汁,富含维生素C、纤维素等营养成分。通过建设标准化黄桃种植基地,采用科学的栽培技术和绿色防控措施,玉屏黄桃的产量和品质不断提升。每到黄桃成熟季,漫山遍野金黄一片,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采摘体验,线上线下销售火爆,产品远销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在生猪养殖方面,依托温氏、德康等龙头企业,推进生猪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打造集种猪繁育、生猪养殖、饲料加工、屠宰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建成多个现代化生猪养殖小区,引入先进的养殖设备和环保处理系统,实现了生猪养殖的高效化、绿色化发展,年出栏生猪达30万头以上,有力保障了市场供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方便以后阅读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铜仁市属革命老区玉屏自治县基本情况概述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铜仁市属革命老区玉屏自治县基本情况概述并对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