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贮藏。人们常说“物以稀为贵”,红军在黔东时期,由于敌人的封锁,人民生活物品十分奇缺,特别是文化用品、电池、西药等更为困难。根据这种情况,苏维埃政府制定了统一的贮藏制度,凡属军用品,以及生活必需品,都统一购买,集中在经理处保管,根据需要进行分配供给,但重点是保证战争的胜利和促进生产的发展以及首长工作的需要。
金银钱币的贮藏。这项工作是由经理处负责,由经理处成员兼会计科科长陈希云和经理处成员兼监员兼监护大队队长周胜才(后杜世兴)具体管理。仅监护大队,就有1个营的兵力,数十匹骡马,监护大队的人都配有长枪、手枪和匕首。从湘鄂西没收来的帝国主义国家在华开办的洋行和反动传教士的财产以及攻打黔江、彭水、沿河等地没收军阀地主的贵重物资都归监护大队管理,它 当于全军的金库,随时跟军部行动。监护大队的指战员枪不离身,人不离货。当年曾任监护大队队长的杜第六章 财政经济建设
维老红军说:“我领导的监护大队,是一个营的编制,这些兵个个身强力壮,军事技术过硬,且人人有一绝活,他们擒拿武功高强。是贺老总亲自挑选的。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管全军的贵重物资,其中有黄金、白银、银元、铜板、布匹、纸币、贵重药材、金银首饰、玉器珠宝等。由我经手保管的金银中,就有大致40来公分长,30来公分宽,10来公分高的6个铁皮小箱,有四个装的是黄金、二个装的是珠宝。”其他贵重物资如银元、白银等都是分类装袋,专人看管,平时建有严格的账目、清单。行军前由陈希云清点数目,固定骡马,一路同行。监护大队所管理的物资,一般情况下不得使用,如要动用,需经军部首长批准,同时有经理处经理签字,由负责人、经办人同时到场才能支付。
(三)审计制度
红三军和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为了加强对财税的管理,经理处、经济部及没收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受首长的委托,对有关单位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审计。对搞得好的进行表扬,做错的及时指出纠正,对那些贪污浪费,以权谋私的人员进行严肃处理。老红军李文清少将回忆说:“红军在黔东时期,缺少搞经济工作的人员。有个姓谭的俘虏,他是常德人,会打算盘,会做生意,就叫分在经理处当会计。在一次审计工作中,发现他用公款吃喝,受到了撤职查办处理。”通过审计工作,减少了消费性的支出,杜绝了侵吞黔东革命根据地史
公款的违法行为,提高了业务人员的素质。同时克服那种只注重收入不重视支出的错误思想和那种只重视发展生产不重视经营管理的错误作法,以及只重视战争轻视战士生活的官僚主义作风。
喜欢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