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城关马元熊

作品: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作者:南岳清水湾|分类:历史|更新:2025-07-02 16:25:23|字数:8058字

一九四七年夏,解放军在全国各个战场歼敌捷报频传,反蒋学生运动风起云涌。为配合全国学生反蒋运动,马元熊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唐平一、彭彩武、邱岚等学习高尔基的《在人间》、《母亲》,鲁迅的《狂人日记》,赵树理的《李家庄的变迁》、《李有才板话》等进步书籍。他还号召同学们唱《大刀进行曲》等抗日歌曲。学生彭彩武原来是专门学画山水画的,马元熊有目的地指导他看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鲁迅木刻选集》,并告诉他:画不仅供人欣赏,更重要的是使他成为揭露黑暗,讴歌光明,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在他的帮助与指导下,彭彩武从山水画转学漫画,而且带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有一次,元熊在一堂美术课中,画一棵树,树上的果子写着“茀”,一支羽毛枯败的鸟盯着果子叫。他告诉学生:“这是蒋介石乞求美元”。在另一幅画中,他画一胸前挂面镜子的将官,镜子里骷髅成山,并题上:“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诗句。十月十日,元熊借“双十”出刊的机会,组织进步学生唐平一、彭彩武、胡春梅、邱岚等人围绕他亲自设计《三毛游光明世界》的画刊内容,创作出四十幅漫画,特别引人注目的一幅是蒋介石手持大刀,尸横遍野。标题是:“看秦始皇的仁政!”漫画无情地揭露和控诉了蒋介石屠杀进步人士的滔天罪行。漫画在芷江南街口一贴出去,立即震动了全城,引起了社会强烈的反响,也激怒了地方反动头目。国民党芷江县党部书记长李子良、杨沾源等一伙赶到现场,撕走漫画,砸烂刊板,扬言要“封闭宏济,查处异党分子”。湖南省教育厅还派专人调查“画刊事件”,并指令校长刘国一、教导主任陈一民追查主办画刊的学生唐平一、彭彩武,威逼唐、彭供出画刊的主谋者。为保护马元熊老师,唐、彭一口咬定无人指使,由学生会主办。后来,学校在省教育厅和地方反动头目的压力下,加紧迫害进步学生,无理开除了唐平一的学籍,不准彭彩武参加毕业考试,不发给毕业证书。

在这期间,马元熊为配合全国革命斗争形势,决心开展武装斗争。于是,他派教师张克光打入芷江的“互助社”,争取发展进步力量,与参议长邓海藩、杨永清、李庭章相抗衡,同时,对地方武装进行策反工作。根据马元熊的意见,张克光先后在罗卜田、木江冲一带发展“社员”五十六人,并搜集了不少敌伪情报。

“画刊事件”在芷江产生了很大的政治影响,同时也引起了特务对马元熊的注意。进步教师周子厚、廖少华等对元熊的人身安全十分耽心,建议他离芷返铜暂时“避避风”。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实行分散、隐蔽的原则,马元熊接受了他们的建议,于一九四八年秋与段友萍经晃县回到铜仁。不久,他二人欣然接受私立“豫章中学”的聘请,马元熊任该校训导主任,段友萍任教师。

一九四九年初,马元熊接受私立“益州中学”聘请,出任教导主任,段为教师。当时,益州中学缺乏国文教材,他与段从培养进步青年出发,冒着危险,选编了鲁迅、郭沫若、叶圣陶等人的进步文章二十多篇,自出排板、印刷经费,汇编成册,取名为《药》。他在编后记中写道:“苦闷的根源来得很久很远,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种下了历史的因子……。当我走向湘黔的山程时,觉着这亘古蛮荒的绝塞里,权宜充着青年读物是含了毒素的‘剑侠’、‘释叉’、‘模范作文’和无名的冯、张、徐作品……。它们正啮着青年的灵魂,阉割了真理!历史的发展是没有走回头路的,眼前的五指更遮不住客观事实的存在……。生长在这亘古蛮荒的绝塞里的青年朋友们,由你们的智慧中所发出的苦闷正深深地啃啮着你们的灵魂,所以,这部‘药’,恐怕也只能作初服的药剂而已。”编后记虽只寥寥数语,但字里行间却充满着革命热情,对青年寄予莫大的希望。

马元熊回到铜仁后,为了迎接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在与上级党组织未取得联系的情况下,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坚强毅力开始进行武装斗争的思想和组织准备。在此期间,马元熊先后培养了陈建华、段友萍、陈超然、张盛文、谢士彦、谢尚均等人作为组建革命武装的骨干力量,并经常与他们秘密研究工作。同时,他写信给芷江的老战友,鼓励他们坚持斗争为革命培养人才。一九四九年一月下旬,马元熊在给周子厚的信中写到:“准备输送十个进步青年,不告诉去处,只说去最艰苦的地方,准备吃大苦,一定要有思想准备。人选确定后,在芷江城候信,电到出发。旅费由你供给。”周子厚根据马元熊的要求,先后汇给他“法币”三百八十万元。同时,对简师二班学生黄雨祥、蒋国旺、周明玉、杨鸣珍、胡先煦、蒋光泰、卜志科等都一个一个地做了动员工作。农历元宵,马给周子厚拍去电报:“款收,人缓行。”

一九四九年二月的一天晚上,马元熊同志以请客为名,在陈建华家楼上召开秘密会议(参加会议的有陈建华、张盛文等),分析了铜仁保安团的调防情况,研究了组织武装力量,开展武装斗争问题。会后,亲自到各地组织革命武装。

三月二十四日,马元熊完成任务后从大兴返回铜仁,途经川硐时,由于叛徒的出卖在李钰如家被保三团逮捕。

马元熊被捕后,关押在川硐乡公所的碉堡里。敌人采用猴子搬桩、悬吊“半边猪”、燃香烧背等酷刑,百般折磨他。马元熊同志始终威武不屈,未供一字。

敌人无计可施,决计对马元熊同志下毒手。当日下午,他被押往铜仁,在九股坡惨遭杀害,壮烈牺牲。时年三十一岁。马元熊遇难后,段友萍、谢士彦、陈建华、陈超然、陈万隆、张盛文等亦先后被捕,押到贵阳,关进监狱。贵阳解放时,段友萍被垂死挣扎的敌人活埋于贵阳郊区,谢士彦也惨遭杀害。

解放后,党和政府根据马元熊生前的表现和事迹,于一九五三年三月二十四日正式追认为革命烈士。复仁坳烈士故居挂牌为县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以资纪念。

喜欢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方便以后阅读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铜仁城关马元熊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铜仁城关马元熊并对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