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北的寒夜来得早。陈耀裹着褪色的军大衣,站在自治政府大楼的顶楼,望着远处黑黢黢的山影。山脚下,几盏昏黄的灯在风雪里摇晃——那是洪兴的巡逻队在排查边境线。阿凯缩着脖子跑上来,怀里揣着个搪瓷缸,缸里的姜茶还冒着热气:"陈叔,村东头的老阿婆又犯哮喘了,医疗组说缺盘尼西林。"
陈耀接过茶缸,抿了一口。辛辣的姜味呛得他眼眶发酸。这是他第三次咳血了——上个月在橡胶园巡查时,被地雷碎片划破了肺叶。阿积从背后探出头,手里举着卫星电话:"耀哥,中国的医疗专机到了!在缅北边境的雷允机场,机组说只等咱们清场。"
"清场?"陈耀扯下围巾,"让妇女儿童先撤,男人们跟我去修跑道。"他拍了拍阿凯的肩,"你带黑风寨的人去搬石头,刀疤刘不是说要修桥吗?这回修飞机跑道,算他一份。"
雪越下越大。洪兴的工兵连在冰面上铺稻草,用竹片加固路基;妇女们把家里的棉被拆成棉絮,塞进跑道缝隙;孩子们举着火把跑,把冻僵的手指焐在嘴里哈气。陈耀跪在冰面上,用铁锹敲碎最后一块冰碴——这是他第三次跪在雪地里,前两次是为了给学校铺操场,给医院搭棚子。
耀哥!"阿积的声音从对讲机里炸响,"跑道修通了!医疗专机正在降落!"
螺旋桨的轰鸣撕破云层时,陈耀正蹲在跑道边,给老阿婆喂姜茶。白大褂从机舱里涌出来,为首的女医生举着药箱:"陈主任,我们是解放军总医院的,带了呼吸机、抗生素,还有三个月的药品储备。"她指着机舱里的箱子,"还有两台移动手术车,能建临时医院。"
老阿婆攥着陈耀的手,指甲几乎掐进他肉里:"陈先生,我就知道......我就知道洪兴的天不会塌。"
医疗队入驻的第七天,洪兴的橡胶园里来了群不速之客。为首的是个戴金丝眼镜的男人,西装革履,手里提着个檀木盒:"陈总,我是摩根士丹利的投资顾问。"他打开盒子,里面躺着份《缅北经济振兴计划》,"我们愿意注资五亿美元,前提是......"
"前提是让我们交出橡胶园51%的股权?"陈耀替他说完,"上个月泰国的橡胶商也这么说,结果他们的货轮在湄公河触了礁——船底被焊了铁蒺藜。"他指了指窗外的橡胶林,"告诉你们老板,洪兴的地,只种橡胶,不种债务。"
男人脸色变了变,刚要说话,阿凯举着平板冲进来:"陈叔,新加坡的李老板视频连线!他说要建榴莲深加工厂,还要在洪兴城设物流中心!"
屏幕里,李老板的背景是新加坡的榴莲批发市场,满墙的"洪兴牌"猫山王包装盒:"陈先生,我刚和东盟秘书处签了协议——他们承认洪兴是'区域经济合作示范区'。"他竖起三根手指,"三亿美元,现汇,明天到账。"
陈耀笑了。他摸出兜里的翡翠平安扣,对着阳光:"告诉李老板,钱我收,但有个条件:工厂要招本地工人,技术要教给洪兴的工程师。"他顿了顿,"还有,榴莲渣别扔,给村民当肥料——咱们洪兴的地,肥得流油。"
经济封锁的裂缝是从最意想不到的地方裂开的。泰国北碧府的农民突然开着卡车来卖榴莲,车身上贴着"洪兴友好合作伙伴"的标语;老挝琅勃拉邦的矿场主带着矿石样品上门,说要跟洪兴合作建冶炼厂;就连缅甸军方的退役将领都托人带话:"洪先生的米,比军饷还金贵。"
最让陈耀意外的是,军政府的老对手——克钦独立军的头人亲自登门。他穿着传统的靛蓝长袍,腰间别着洪兴送的改装猎枪:"陈先生,我儿子在洪兴的学校读高中,成绩比我还好。"他从怀里掏出块玉,"这是我家祖传的,送给你当信物。以后咱们......合作。"
陈耀接过玉,触手温凉。他望着窗外正在卸货的卡车——泰国的大米、老挝的木材、中国的农机,像一条流动的河,冲破了封锁的堤坝。"头人,"他说,"合作可以,但有个规矩:咱们不碰毒品,不卖武器,只种能吃的,造能用 的。"
冬至那天,洪兴城举行了第一届"丰收节"。广场上,金黄的稻穗堆成山,成串的榴莲挂在红绸上,孩子们举着用玉米芯做的火把跑。陈耀站在主席台上,看着阿凯把"洪兴粮仓"的钥匙交给老阿婆,看着黑风寨的刀疤刘带着人给学校搬课桌,看着中国的医疗队给村民做体检。
"缅北的父老乡亲们!"他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山谷,"今天,咱们不只是庆祝丰收,更是宣告——"他举起翡翠平安扣,"洪兴的路,不是靠枪杆子走出来的,是靠咱们的手,咱们的汗,咱们的良心走出来的!"
台下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阿依抱着小棠挤到前排,小姑娘举着个刚摘的榴莲,奶声奶气地喊:"陈爷爷,这个甜!"
陈耀走下主席台,蹲在小棠身边。孩子的手指沾着榴莲的黏液,却比任何钻石都亮。他望着远处正在建设的铁路——中国工程师戴着安全帽,正指挥着吊车架桥梁;橡胶加工厂的烟囱冒出白烟,那是新榨的榴莲汁在杀菌;学校的教室里,孩子们用洪兴的橡胶做的铅笔,在作业本上写着"洪兴"两个字。
"耀哥,"阿积举着平板跑过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来贺电!说洪兴的'民生优先'模式值得全球推广。"他挠了挠头,"还有,军政府的账户解冻了......"
"解冻就解冻。"陈耀把榴莲塞给小棠,"告诉他们,洪兴的钱,要用来修更多的路,建更多的学校,让每个娃娃都能吃上热饭,每个老人都能看上病。"
暮色渐浓时,洪兴城的灯火次第亮起。广场上,村民们架起大锅煮榴莲粥,香气飘出十里。孩子们举着用稻穗编的草帽跑,老人们在树底下打糍粑,妇女们把新米装进陶瓮,贴上"洪兴丰年"的红纸。
陈耀站在市政厅顶楼,望着山脚下的万家灯火。风里飘来榴莲的甜香,混着孩子们的笑声,像极了三年前陈然在新加坡果园里说的那句话:
"真正的强大,不是让世界看见你,是让世界看见你守护的光。
洪兴的光,
是千万双劳动的手,
托起的,
最暖的太阳。"
喜欢港综之江湖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港综之江湖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