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人围拢在一起,每个人手里都拿着文件、笔或者小型计算器,彼此之间低声讨论着什么,偶尔还会有人在地图上摆放的物件指指点点。帐篷内部被各种文件、仪器和临时架设的设备占据,空气中弥漫着纸张、烟草和一种淡淡的金属气息,显得严肃而高效。
当孙德胜带着陈默、沐璇和卢远进入帐篷后,原本低声的讨论声瞬间停止。所有人的目光,带着一丝好奇和审视,不约而同地落在了陈默三人的身上。
李长空司令员听到脚步声,缓缓转过身,那双深邃的目光径直落在陈默的身上,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大步上前,走到陈默面前,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陈默同志,欢迎。怎么样?还适应吧?”李长空司令员的声音洪亮而有力,但带着一丝罕见的和蔼。
“报告司令员!一切都很适应!”陈默挺直了身板,洪亮地回答道,敬了个标准的军礼。沐璇和卢远大叔也迅速效仿,敬了礼。
李长空司令员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伸出手,示意陈默不必拘谨,将他引到那些围拢着的人群中央。“陈默同志,今天请你过来,一是正式介绍一些新的战友给你认识,二来嘛,自然是和你讨论你那件‘秘密武器’的量产问题了。”
他环顾四周,对着围拢的专家们介绍道:“各位专家,各位同志,我来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我们据点刚刚招募的技术人才,陈默同志。他就是研发出那款具备无声、精准、大威力特点的电磁枪的同志!”
李长空司令员的话音落下,围拢在周围的专家们眼中顿时亮起了强烈的好奇和敬意。许多人开始交头接耳,小声地讨论着什么,看向陈默的目光也从最初的审视,变成了浓厚的探究和兴奋。
“陈默同志,我来为你介绍。”李长空司令员指着其中几位代表性的人物介绍道,“这位是陆永安,装备保障技术研究所的所长,这次电磁枪项目,主要由他来负责统筹和协调。他是物理学和材料科学领域的双料博士,在新型材料研发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之前在部队里,负责研究我们新式防弹材料,也曾负责过一些电磁炮项目的技术研究工作。你的电磁枪,他已经初步看过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陆永安所长是一个身材中等、略显清瘦的中年人,约莫五十岁左右,穿着一身米黄色的工装,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额头上刻满了因长期思考和实验留下的皱纹。他推了推眼镜,对着陈默伸出了手,声音带着一丝学者特有的严谨和兴奋:“陈默同志,久仰大名!能够凭一己之力在末世中研发出电磁枪,这份天赋和能力,让我等自愧不如。我已经详细研读了孙连长汇报的关于电磁枪的初步数据,那项技术……太惊人了!有机会希望能和你详细交流一下!”
陈默赶紧伸出手,用力地握住陆所长的手,恭敬地回答道:“陆所长您过奖了,我只是胡乱捣鼓,谈不上什么研究,只是一些皮毛而已。能得到陆所长的肯定,我非常荣幸。我也希望能有机会和您多请教。”
“还有这位,”李长空司令员又指向另一位看起来比陆所长年轻一些,大约三十多岁,穿着军装、肩章上佩戴着中校军衔的男子,“这位是秦枫,我们研究所的总工程师,主要负责兵器工程方面的研发工作。也是从一线部队退下来的,对实战和武器性能有着深刻的理解。电磁枪的后期生产、改进和列装,主要由他来把控。”
秦枫中校身形笔挺,眼神锐利,周身散发着一种军人特有的精干和务实。他同样伸出手,用力地握了握陈默的手,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尊重:“陈默同志,能够研发出这种战略级的武器,你绝对是国士无双。我很期待和你合作!”
陈默和秦枫中校也客套了一番,他对这些科研人员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敬意,让他们感到舒适和信任。
李长空司令员逐一向陈默介绍了其他几位重要专家和技术骨干,包括材料学、弹道学、能量转换等方面的工程师和教授。陈默也一一打着招呼,努力记下每个人的面孔和专长。他意识到,这几乎是军方倾尽据点所有技术力量,为电磁枪项目组建的顶尖团队。能够得到这样的支持,他心中既感压力,也充满了信心。
在李长空司令员介绍完所有核心成员后,众人的目光再次集中到陈默身上。
“好了,言归正传。”李长空司令员拍了拍手,示意大家回到正题,“陈默同志,以及各位专家、工程师。今天我们齐聚一堂,核心目的就是为了将陈默同志研发的电磁枪尽快实现量产,并投入到实际作战中。时间紧迫,据点内外的情况都在发生着剧烈变化,我们的战士急需更先进、更可靠的武器。所以,接下来,我们希望能集思广益,从枪械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生产工艺,乃至于战术应用等方方面面,进行一次深入细致的研讨。陈默同志,你就先把你对电磁枪目前的理解,以及你目前两把样枪存在的优缺点,毫无保留地讲出来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