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和沐璇也没有袖手旁观。陈默组织了一批会汽修的人,主动承担起了检查和维修那些从“鬣狗”手中缴获的车辆的任务。那些车大多是经过改装的越野车和一些小型货车,虽然很多都带着撞痕和弹孔,有些甚至缺少关键部件,但在那些师傅的巧手之下,竟然奇迹般地修复了大部分。他们甚至还从几辆彻底报废的车辆上拆卸下来一些有用的零件,比如备用轮胎、电瓶、火花塞等,以备不时之需。这一幕让陈默觉得人多力量大这个形容词的高度还在不断的上升!
沐璇则利用她女性特有的细心和亲和力,帮助那些妇女清点和分发物资,同时也不断地安抚着那些情绪激动或过度悲伤的幸存者。她清脆的声音和温暖的笑容,像一缕阳光,驱散了体育馆内不少压抑的阴霾。
“断舍离”,这个在和平年代被许多人奉为生活哲学的词语,在末世的残酷现实面前,显得如此苍白而讽刺。幸存者们在收拾行囊时,面临着艰难的抉择。每一件物品,都可能承载着他们过去生活的记忆和情感,但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他们又必须狠下心来,抛弃那些不必要的累赘。
陈默看到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颤抖着双手,抚摸着一张早已泛黄的旧照片,照片上是一个笑靥如花的年轻女孩,那是她唯一的孙女,却在灾难爆发初期就……老太太最终还是将照片小心翼翼地贴身藏好,却将孙女留下的一件漂亮毛衣,连同其他许多衣物,都留在了原地。
还有一对年轻的情侣,女孩哭着想带上他们定情时男孩送的那个漂亮的音乐盒,男孩却强行将音乐盒从她手中夺下,然后紧紧地拥抱着她,在她耳边低声说着什么。最终,女孩含泪点了点头,两人只带走了一个装满食物和水的背包。
人性的光辉与丑陋,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有人为了多占一点点食物而争吵不休,有人却将自己仅有的口粮分给更需要的人。有人自私自利,只顾自己逃命,有人却挺身而出,主动承担起保护弱小的责任。
陈默默默地看着这一切,心中五味杂陈。他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但眼前的景象,还是让他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知道,这场大转移,不仅仅是一次地理位置上的迁徙,更是一次对人性的考验。
经过大半天的紧张忙碌,各项准备工作终于基本就绪。时间,也悄然来到了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透过体育馆顶部的巨大破洞,在布满灰尘的地面上投下长长的、斑驳的光影,将整个体育馆笼罩在一片悲壮而肃穆的氛围之中。
周勇再次站到了临时搭建的播报台上。他的声音因为长时间的呼喊而有些沙哑,但依旧充满了力量和不容置疑的威严。
“乡亲们!兄弟姐妹们!”他高举着手中的铁皮喇叭,目光炯炯地扫过下方黑压压的人群,“所有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完成!现在,我宣布,体育馆幸存者大转移行动,正式开始!”
人群中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和掌声。压抑了许久的激动和期盼,在这一刻彻底释放出来。
“现在,请大家听从指挥,按照之前划分好的批次和小组,有序地前往体育馆外的停车场集合!记住,优先照顾老人、孩子和伤员!任何人不得喧哗!不得拥挤!不得擅自行动!否则,严惩不贷!”周勇的声音如同惊雷般在体育馆内回荡。
在他的指挥下,第一批被安排出发的幸存者,主要是那些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老人,以及一些带着年幼孩子的母亲,还有在之前战斗中受伤、但伤势相对较轻的伤员。他们在护卫队员的搀扶和帮助下,颤颤巍巍地朝着体育馆的大门方向移动。
体育馆外的停车场上,那十五辆经过陈默简单维修和检查的车辆,如同钢铁卫士般静静地排列着。虽然它们大多布满了伤痕,甚至有些还散发着淡淡的血腥味和硝烟味,但在此刻,它们却是承载着无数人生存希望的诺亚方舟。
然而,僧多粥少。十五辆车,即使再怎么拥挤,每一批次最多也只能运送不到一百人。而体育馆内,还有近千名幸存者眼巴巴地等待着。当第一批幸存者开始登车,而更多的人意识到自己无法在第一时间离开时,人群中不可避免地再次出现了一些骚动和混乱。
“凭什么他们先走?!我们在这里等了这么久了!”
“周大哥!求求你了!让我跟我孩子先走吧!他……他快不行了!”
“都别挤!都别挤!再挤车就要翻了!”
一些人情绪激动,试图强行冲向车辆,推搡着,哭喊着,场面一度有些失控。负责维持秩序的护卫队员们虽然拼尽全力阻拦,但面对汹涌的人潮,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都他妈给老子安静下来!”就在这时,周勇发出一声如同狮子般的怒吼,他那魁梧的身躯如同铁塔般站在一辆越野车的车顶上,手中的开山刀在夕阳的余晖下闪烁着慑人的寒光,“谁再敢他妈的往前冲一步!谁再敢他妈的破坏秩序!老子现在就一刀劈了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