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护民军的第一位将军

作品: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作者:以空空|分类:历史|更新:2025-07-02 10:17:23|字数:8038字

实则为战兵3万,民夫3万。

另外,袁术又从与徐州边境各部,陆续抽调5000战兵西进。

如果加上袁术将带来的骑兵千余、亲卫、仪仗约千余,其作战兵力将达4万人。

我军需要注意的就是,袁术在寿春有一支2000人的船队,主要担负运送粮草,但仍具备一定的水战能力。”

说到这里,杨平起身示意张辽坐下,豪气地对在场的高级军官们说道:“3万对4万,我军还是隔河而守,

本都督实在想不到,袁术有什么办法可以打赢这场仗,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会输掉这场仗?!

所以,诸位,未来一段时间,你等的主要任务就是加紧训练手下的将士们。

本都督向你等保证,强身壮骨粉(虫粉)、一日三餐粮食、少量的肉类,本都督给你等敞开了供应。

另外,所有团级以上军官,本都督会在每晚熄灯安营之后,给你等上课。

大家群策群力,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至于武器装备,本都督就不用说了,到目前为止,你等算是全副武装了,这天下诸侯的亲兵,都不一定有尔等甲坚兵利。”

杨平的意思很明显:这场防守仗我们赢定了。

他这么说,也是给这帮刚刚成长起来的军官们一点信心——袁术此时可是号称天下第二诸侯,手下能征善战的兵将总数有七八万人(这是根据史书推测得出来的兵力数字)。

得让这帮刚刚成长起来的军官们有信心,进而将这个信心,传递给身体孱弱的手下兵将们。

同时,咱们粮草充足,特别是那个都督天天喝的神物——强身壮骨粉,更是不限量地可以早晚供应,

粮食也让你们敞开了吃,目标只有一个——尽快地让你们强壮起来。

至于杨平说要让团级军官在夜间进行上课,在场的人都知道杨平有这个传统,只是前段时间,杨平外出巡视就断开了一段时间。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甭说知识是垄断的,就连一定的手艺都是垄断的,更不用说被这些将领们奉为屠龙术的兵法了。

既然杨平乐意教,就没有一个军官说“我不想学”。甚至,就连张辽都有一定的期待。

这场会议也没开多长时间,大家都知道杨平很疲惫,半个小时后就散会了。

但杨平却留下了张辽和何仪。

亲卫们给准备了一个铜火锅,三人就围坐在中军大帐中,涮着鲜嫩的鱼片,开始了一次深入的交流。

只见杨平稍微填了一下肚子,举起酒杯说道:“文远、子荣(给何仪杜撰个字吧),二位辛苦了,这杯酒我敬你们。”

说完,一口喝掉杯中黄酒。

张辽、何仪也赶紧客套一句“都督辛苦”,然后喝了杯中酒。

杨平这才对着何仪说道:

“子荣,你带领着精锐第一师,在衡山地区(今大别山)跟着刘辟这个向导,不断地收拢藏在深山中的流民,

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了,本都督却把你一纸调令把你调了回来,心中可有怨忿?”

要说杨平为什么会把何仪给调回来,原因有二:

第一,杨平新任的黄正、马河这两位师长,说实话不够果决,还需要何仪这位征战十多年的狠辣老将来挑大梁;

第二,那就是何仪和牛壮不合——因为远离杨平,独自带兵,何仪这位积年流寇,缺少了杨平对其的约束力,他手下的亲兵,以及当时编入第一师的何仪部众,多多少少都要犯点老毛病,欺负甚至侮辱刚出山的流民。

作为杨平派到第一师的监军兼军纪司马,牛壮可没给何仪脸面:

犯事的亲兵被他砍了4个,违反纪律的那些何仪的老部众们,连续被牛壮砍了29个。

33个血淋淋的人头挂在营寨门前,不仅震慑了因远离杨平,而产生轻慢心思的老兵油子,同样也安定了刚出山的数万流民。

何仪也知道牛壮干的事是对的,但确确实实是被牛壮下了脸面,两人甚至连面上的平和都保持不了了。

于是,杨平借着与袁术大战的机会,把何仪给调了回来,由第一师司马高六暂代师长,李忠任副师长。

同何仪一同回来的,还有第一师的很多军官,这些人杨平是有大用的。

听着杨平这么一问,何仪哪还敢再吃肉?也丝毫不敢有怨愤之言,而是起身恭敬地说道:

“属下也知,那些被砍了脑袋的,没一个是冤枉的,只是被人下了面子,短时间内着实难以平复。

至于都督调末将回来,都督调令中也说到,需要末将这等征战沙场的老将,来应对袁术大军的精锐,末将心中只有欢喜,哪会有怨怼。”

听何仪这么一说,杨平放心了,站起身来将其按到座位上,心中想到:何仪虽然是个积年老匪,但怎么说呢?

绝对不是一个阴沉小人,做不到喜怒不形于色。对于这样一个要面子的老将,杨平用着放心啊。

于是面带笑容地对着何仪和张辽说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方便以后阅读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第89章 护民军的第一位将军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第89章 护民军的第一位将军并对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