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给水兵们许诺的“桃子”

作品: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作者:以空空|分类:历史|更新:2025-07-02 10:17:22|字数:9360字

3月26日清晨,当圆滚滚的太阳初升,淮河水面上泛起鲜红的波浪。

注视着东方的杨平,高高举起了双手,忍不住大呼一声:"啊——"

还算有穿透力的嗓音,瞬间惊起了淮河岸边的一群飞鸟。

躺在杨平后边的林聪,急忙站了起来,询问道:"都督,何事?"

杨平扭过头来,看着一船被他惊醒的水兵、以及自己的亲卫,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本都督想到一个经典画面。"

同船行进了一夜的水兵们急忙问道:"都督,是何画面?"

只听杨平鄙夷地说道:"一个街溜子和一个落魄小姐的故事。"

作为杨平这条船上的船长,姚西急忙问道:"都督,讲一讲呗。"

反正也是闲着无事,杨平就把前世那个当时很火的电影,给这条船上的70多人,大概讲了一遍。

结果,无论是第六师的水兵,还是杨平的亲卫,一个个都极为鄙视那位"肉丝小姐"——"跟着未婚夫一起出远门的女人,竟如此不守妇道!"

反而对那位"街溜子杰克",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称赞这是"癞蛤蟆吃上天鹅肉了"。

不过,这吃天鹅肉也是有代价的——死在河里了。

进而,那些水手们纷纷鄙夷这个街溜子,表示:要是自己,那绝对能带着肉丝小姐游过那条大河的……

总之,这些水兵们,确实比杨平训练的那些步兵们豁达多了,一个个都有"水上活阎王"的称号。

虽然水兵们都十分尊重杨平(毕竟是杨平给他们这帮穷鬼分了土地,还让这帮喜欢在水上冒险的家伙们找到了拼搏的方向),

但这并不妨碍,这些水兵们想跟杨平亲近。

在昨天下午,杨平决定立马返回平舆县,进而抵达新蔡县,主持东部战事的时候,杨平首先想到的就是,比他早一天到达淮河的第六师一个团的水兵。

至于这个团的水兵为什么会来到义阳县(信阳市区)的淮河岸边,理由很简单:淮河在东汉末年,是极为重要的水路交通通道,杨平需要在这条水道上有一支自己的武装力量存在。

所以,刚刚经过集结完毕的第六师、近卫第六旅、第一团,就在他们团长阮齐的带领下,

200人拉着16辆四轮车,从驻地来到了淮河岸边,经过两个多时辰的组装之后,4艘长度7丈、宽度4丈的双壳体船战舰就完成了。

杨平在天色将黑的时候,从义阳县城赶到了淮河岸边。

早就得到通知的阮齐当时十分纠结,不敢带杨平走淮河水道,特别是夜间。

原因很简单,这些只在汝河、沙河等小河里号称"浪里白条"的水兵们,对于淮河水道是十分陌生的,当时就劝阻杨平:"都督,您还是走陆路吧。"

杨平也想走陆路,但是从淮河岸边跑到新蔡县,陆路行程超过400里。即便他的亲卫队有大量的双轮板车,大家可以行进时轮流上车休息,这400多里也得跑上4天。

至于说骑马——杨平不会;

使用传讯的单马双轮车——不好意思,没那么多。

杨平怕死,让他带上十几个人驾着马车,在不算十分安定的地盘里日夜驰骋,那是一点安全保障都没有!

于是,杨平就想到了坐船走水路。

这样,一个团的水师部队有200人,他还有100护卫,三百人的披甲武装力量,在目前他的势力范围内,还没有任何一支山贼、水匪能够对付得了。

至于说淮河水道危险?危险个屁!3月底的淮河水流十分平稳。

就拿平均一个小时15里的水流速度,和宽度只有20多丈、水深不超过5米的河道来说,即便是船翻了,凭借着杨平水师部队装备的三国版救生衣(桐木制成的全身甲),前世有些水性的杨平,自问就是掉到水里,他也能自己游到岸上去。

于是,杨平在淮河南岸交代了齐峰要好好建设规划中的新义阳县城(以后会当作兴州的治所使用),就带着亲卫们上了这4条双壳体船。

农历3月底的淮河水面上确实很安全,水流确实很平稳。

由阮齐带领第一艘双壳体战舰,挂着灯笼在前方开路,随后是第二艘,同样挂着灯笼,杨平坐在第3艘,后边还有一艘护卫的。

用阮齐的话说就是:"前边即便是有危险,属下也得死在都督前面!"

一晚上的顺流而下,阮齐他们基本上把行进速度和水流速度保持了一致,等天亮时已经前进了200多里。

因为整条船上是人挤人,担心自己小命安全的杨平,一晚上基本没睡觉,这才有了他站在船上,迎接淮河日出的这一场景。

在天还蒙蒙亮的时候,杨平发现了淮河北岸的一座小县城。经过对比脑海中的地图,发现这是新息县(今息县),知道离汝河和淮河交叉口的汝阴县(今淮滨县)还有一百多里的水路。

白天行船,速度当然可以提高,而且还安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方便以后阅读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第88章 给水兵们许诺的“桃子”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第88章 给水兵们许诺的“桃子”并对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