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过后,杨平集结了后勤营团级以上的军官,以及何曼、黄邵二人手下的校尉,召开了一次扩军会议。
当杨平询问何曼、黄邵两人对数个职位的挑选意向时,这两位豪爽的武将直接表示:
"都督这是不拿我们当自己人!我等既已选择加入太平民团,那就是都督的属下,哪有属下挑三拣四的道理??"
同时,二人也冷着脸对着自己的部下校尉说道:"若有愿意随我等加入太平民团的,就当听从都督安排,不得挑三拣四!"
只见十多个校尉齐齐起身回应道:"我等定当听从都督安排!"
杨平这才拿出自己的扩军计划,激昂地宣布道:"护民军将成立第二师,由何曼出任师长。"
何曼一听自己与何仪是一个级别的,激动地起身领命。
随后,杨平又任命道:"由近卫旅旅长王五担任第二师副师长。
从禁近旅中挑选500精锐,编入第二师。其中400人扩编为禁卫第二旅,其余100人作为基层军官分别划入第12旅、第22旅、第32旅。
稍后,会从教导旅中抽调500精锐编入第二师,其中400人为基础扩建为教导第二旅,其余100人作为基层军官划入另外3个战斗旅。”
这可是杨平为防止护民军内出现军阀,而精心设计的扩军模式。
杨平对于扩军,那绝对是一言而决,坚决不会让谁多言,“本都督领过来的两个新兵团600人,
混编后勤营挑选1500人、偃城县新兵营挑选2000人、何师长部下挑选500人、黄邵部下挑选400人,共6000人组建护民军第二师。
所有人员将在五天内到位,武器装备将在十日内全部换装。
第二师团级以上军官任命如下……”
当杨平任命的各级军官,包括何曼、黄邵手下的校尉皆有任命。
特别是何曼直接成为了领导6000精锐士兵的师长——虽然统领的都是杨都督派来的兵,自己当不成军阀,但他知道这才是能够融入护民军的前提条件,而且杨都督此人确实知人善任、用人不疑(参考何仪)。
于是。何曼率领手下众校尉纷纷向杨平宣誓:"我等定会遵从护民军军事纪律,为结束乱世、建立大同世界而奋力战斗!"
随后后,杨平又安排道:"工程营以剩余500人为基础,从伤兵中挑选有一定技能的兵卒,迅速重建工程营总部。
新兵营迅速将上蔡县内所有的伤兵,包括雷薄所部的伤兵,纳入新兵营。
另调何师长余部600人,分别编入近卫旅、教导旅进行训练,其余兵力编入新兵营;
黄邵余部之安排,参考何师长余部之安排。"
听着杨平任命何曼为第二师师长,并且给安置了兵员、武器装备,被晾在一旁的黄邵有些急了,急忙问道:"都督,如何安排我等呢?"
杨平面带笑容地问道:"黄师长着急了?"
黄邵一听"师长"这个称呼,立即躬身行礼道:"我等听从都督安排。"
杨平这才继续宣布:"任命黄邵为护民军第三师师长,暂代近卫旅旅长之职。
待我等南下与张辽元帅会合后,会组建第三师。
黄师长就先在近卫旅适应一下护民军的训练、作战方式。"
黄邵可是知道,近卫旅绝对是都督的亲信部队,激动地立马给杨平行了个军礼,大声保证一定会好好学习。
就在杨平宣布即将组建的第三师旅级以上军官时,张辽派遣的传令兵气喘吁吁地赶到了县衙内。
原来,张辽在中午取得伏击战胜利后,就派遣了两名骑兵,快马向西平县报捷。
只是杨平当时已经折返向东,来到了上蔡县。那两位传令兵在将捷报向齐峰通传后,又快马加鞭向上蔡县而来。
而他们刚到不久,张辽派出的一组例行通传战报的传令兵也赶到了上蔡县衙。
于是,就在这场军官会议上,张辽的亲卫张木,用朴实的语言向杨平以及在场的军官,介绍了今天上午景家祖坟前那场经典的伏击战。
伏击战前边过程不用赘述,只听那张木说道:"……我部大军列成阵型,抵达乔蕤新列的3个战阵后方百步时,教导旅携带的三弓床弩,在架子车上从敌军背后射出弩箭。
乔蕤的军阵,瞬间就被犁出了几道口子。
待张元帅跨马挺枪,从侧翼插入一个军阵后,吃了神力饼干、气势高涨的教导旅士兵,奔跑着冲入了乔蕤的3个军阵。
那3个军阵还没来得及从混乱中转向过来,便被披着板甲、手持锋利武器的教导旅士兵杀伤一片。
仅仅一刻钟不到,1500人的敌军就崩溃了。"
说到这里,张木终于有了些自豪的神态:"敌军主将乔蕤,当时的反应还是比较正确的。
他知道停在他正南方百步之外的战车以及骑兵在等他的破绽,
于是在前有狼(车骑战阵)、后有虎(教导旅1500余精锐)的联合夹击中,这位主将选择,利用身前的一个校尉部500人,稳住前方的车骑战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