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七傍晚,张辽的军营里的士兵们,因杨平的五级功勋制,以及分田、分老婆的做法而欢欣鼓舞时。
在汝河北岸的遂平县城里,护民军团第一师的将士们,同样接到了杨平派遣的亲兵。
在亲兵声形并茂的讲述中,刚刚吃过晚饭的第一师6000余士兵,同样面北而跪,拜倒大呼道:"都督万年!"
要说第一师为什么能够在一天半时间内,就赶到100余里之外的遂平县,这还要得益于第一师和张辽所部的任务不同:
张辽所部属于是没有后勤补给的远征,需要带3000余人的后勤部队。同时,何曼、黄邵二部士兵,也无法与护民军团的士兵相提并论,也相对的拖延了行军速度。
而第一师则不同,在师长何仪的带领下,昨天下午就急行军向前行进了超过40里,赶到了依附于黄邵的小渠帅白涛占领的西平县城。
又于今天行进了60余里,赶到了依附于何仪的小渠帅姜魁占领的遂平县。
第一师之所以能行进这么快,除了兵员素质更高,最重要的是第一师没有携带多少后勤补给物资——
因为他们的作战目标是解北宜春县之围,而北宜春县是有粮食的,所以轻装前进的第一师行进速度惊人。
不仅超出了敌方刘辟的预测(刘辟预计杨平部队至少需要十天才能赶到),也超出了杨平的预测,杨平以为他们至少要在3月初八晚上(明天晚上)才能赶到遂平县,结果他们将行程提前了一天。
看着手下儿郎们士气高涨,何仪心中就有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于是,在安排士兵们各自归营后,就召集了第一师旅级以上军官:
两位副师长:黄正、马河(马河暂代后勤司马钟矛的职务)
第一旅旅长郑春
教导一旅旅长胡三(杨平的亲卫,曾炸死了典韦)
第11旅旅长袁培(原近卫四团团长)
第21旅旅长赵茁(护民军团老八团团长)
第31旅旅长孙力(老九团团长)
9个人,连同遂平县的主人姜魁,一起在县衙大堂内展开商议。
何曼想着自己装备精良、士气高涨的六千精锐,是有些飘了,提议道:"下午时,某接到军刺小队通报,言说昨日刘辟率军进攻北宜春县大败,今日又是两次进攻汝河南岸的营寨仍未成功。
某建议,明日我等直接向南渡过汝河,然后向东而去,于明天晚上便能抵达北宜春县西。
然后派出精锐之士于晚上袭营,定能一举将刘辟所部全部尽数歼灭!"
听着何曼的计划,郑春、袁培、赵卓、黄正4人表示赞同。
孙力、马河二人没有出声。
牛壮皱着眉头,胡三则直接问道:"敢问师长,我第一师出发前,都督给我等布置的作战任务是什么?"
听着胡三明知故问的质问,何仪心中不悦。
他对这位后台很硬(杨平的亲卫),战功显赫(曾炸死了典韦,还在版梁之战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教导一旅旅长胡三(在这位胡三心中,一切以杨都督的指令为中心),是毫无办法。
见何仪没有回答,胡三直接说道:"都督给我等制定的作战任务是:解除刘辟所部对我老营的威胁,
并将刘辟所部赶往汝南郡南部,为我等收拢衡山(今大别山)地区的藏匿流民提供机会。
也就是说,如果按照师长的作战计划,我们第一师可以直接歼灭刘辟所部,下一步的计划就无法实施了。"
很明显,何仪这位征战十多年的流寇头领,喜欢的是一言堂的感觉,对杨平部下这种:制定作战方针时积极讨论的做法极为不喜。
但何仪也知道此一时彼一时矣,既然选择投靠杨平,就得适应杨平护民军团的各种做法。
何仪强忍脾气问道:"以胡三旅长之言,我第一师该如何行动?"
这时,就体现出胡三这位杨平亲卫的情商了,只见胡三向何仪行礼道:"师长乃是久经战争的老将,还请师长制定作战方案,我等一同参详,选出最佳的作战方案。"
在座的几位第一师高层纷纷附和,因为杨平在护民军团就是这么做的——制定策略大家要群策群力,但战场指挥必须得听统帅的。
何曼虽然在临颖城呆的时间不长,但也知道这是护民军团的传统,于是就再次提议:
"刚刚本师长的建议不变,但是明天晚上的偷袭,改为后天清晨偷袭刘辟所部。
这样,天亮以后,刘辟就能收纳更多的部众。
同时,过了汝河就是本师长的老营,老营之内还能集结4000余青壮。
到时候,加上北宜春县的3000余人,我等集结一万三千人的队伍。
而经过我等袭击的刘辟所部,能集结5000部众就算是他本事了。
见我等人多势众,刘辟定然逃窜。
其所逃之方向无非向东返回汝阳县(今汝南县),要么向南逃窜。
如此,我军当分一支部队,于后天晚上之前占领汝阳县,断刘辟所部归途,逼其向南部衡山地区逃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