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江波守寨

作品: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作者:以空空|分类:历史|更新:2025-07-02 10:05:20|字数:10866字

这位确实也没辜负杨平的信任,每天都有不俗的收获,就靠着这些鱼肉熬成汤,给手下这百余青壮补充营养,

才能让杨平在元宵节之夜,以100名装备简陋的轻装士兵偷袭魏家坞堡成功,瞬间控制了魏家大院,斩杀了魏家嫡脉,俘虏了魏家坞堡内的佃户、庄客。

而当杨平决定将老营迁到汝南时,大营表面的控制者是副都督陈皮、以及当时杨平任命的两个后备旅长石臼和宁季。

但军队的指挥者却是江波。

到达汝南后,江波就迅速地以原有的老七团、老八团、老九团为基础,编成3个作战旅(每旅500人)。

在杨虎抵达汝南,传达了杨平关于让汝南大营派遣一部分青壮到临颍县协助守城的命令后,

江波立即以这3个旅为基础,组建了近2400人的北上大军,由赵茁、孙力二人率领,北上去支援杨平。

而他和杨虎,以及负责大营后勤调度的刘七,迅速以3个旅留下的300余人为基础,组建了十个300人的民兵团。

作为现代穿越过来的杨平,深知情报的重要性。所以刚稳定下来的江波,就向汝阳县和平舆县派遣了暗哨。

在三月初三,汝阳县城内就传遍了曹操上表刘辟为汝南郡太守之事。

汝阳县的暗哨仅靠两条腿,在第二天下午就跑完了数十里地,将此事报告给了江波、刘七和陈皮。

陈皮一面派遣传令兵,向北面去通知杨平(两条腿的传令兵,肯定跑不过骑马的龚元),

一面命令江波,迅速集结民兵部队,准备抵挡刘辟的大军。

根据陈皮、石臼、宁季、江波、刘七、杨虎等汝南大营主要领导者的商议,认为应当执行杨平常说的"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的策略:

放弃现有的其他营寨,以及耕种的十多万亩土地,将太平民团在汝河之南的三万余部众,全部集结到北宜春县城内,实施坚壁清野!

依靠目前营地内尚有的数千石粮食,足够坚持一个月以上。

而一个月内,在北边统领大军、击败曹军精锐的杨都督,肯定能南下回援,到时候刘辟就死定了!

几人制定了坚壁清野的防守战略以后,就开始迅速召集散落在北宜春城西部40多里地范围内的民众。

由于北宜春城面积太小,即便是进行集体安置,最多也只能容纳2万人。

于是江波提议,由其率领5个团约1500人的民兵队伍,在北宜春城东北角3里地的汝河南岸拐弯处扎下大营,与北宜春城形成犄角之势。

陈皮等人商量以后,同意了江波的提议。

并且将5000余从魏家坞堡出发的老太平民团部众,和5000余路途中收编的部众安置在城外的大营里。

因为这一万余人的组织度和忠诚度,可不是后来因粮而聚的那些难民们能比的,即便是在城外扎寨,也不会有溃逃的风险。

而后来因为一口吃的加入太平民团的那些难民们,全部关在有城墙的北宜春城内,想逃也逃不出去。

只能说杨平用一个月时间搭建的草台班子,其管理水平已经超出了这个时代普通诸侯们的团队水平了。

(也有可能是这片土地上从来不会缺乏有才能的人,缺的只是他们施展的平台。比如说,整个大汉朝也不过是一个县的人才就给建起来了!)

所以等三月初六上午,刘辟带着一万二千多大军,赶到北宜春城前时,见到的是一个防守严密的小城,以及在城东北角河边,可以直接威胁北面和东面城墙攻击者的一座坚固营寨。

在开打之前,刘辟先派遣大嗓门的亲兵,到北宜春城墙和临河的大寨旁边喊话劝降。

意思就是:我刘辟已经得到朝廷的认可成为汝南郡太守了,你等只要归顺我刘辟,以后就不用做流寇了,可以安安稳稳地耕田生活了。

甚至还喊话北宜春城墙上的守将陈皮,愿意任命其为北宜春县县长(东汉时期大县称县令,小县称县长)。

在城墙上的杨虎,见陈皮正在思考没有立即答话,瞬间指挥列于东城门上的六部三弓床弩,直接将传令的使者钉死在地上!

并责问陈皮:"陈副都督不答话,意欲何为?!"

陈皮不悦,冷哼一声:"某在思考,若假意应允,拖延些时日,是否可行?"

陈皮似乎是知道,作为杨平亲信的杨虎不信任自己。

于是面北而拜,大声道:"自都督觉醒宿慧之后,所作所为,某甚是佩服!

故,不足五日便将流民营地让于都督统领。

某如此识时务之人,岂会看得上刘辟这等小丑?!

某知你忠心于都督,然,皮之忠心,亦不容尔等质疑!"

说罢,陈皮对着城头上的士兵们大吼道:"尔等且听清楚:

杨都督率领精锐之师在颍川击败曹军三万精锐!"

然后指着城墙外,穿着仿制于太平民团竹甲、勉强能列出阵势的刘辟大军,不屑地说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方便以后阅读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第66章 江波守寨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第66章 江波守寨并对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