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忽悠吕布

作品: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作者:以空空|分类:历史|更新:2025-07-02 09:58:25|字数:8162字

在城墙上的杨平没有看到百丈之外的吕布面容。

但吕布,这位在真正历史上曾辕门射戟的超级神射手,确实有着一双如鹰隼一般锋锐的眼睛。百丈距离,他能清晰地看到城墙前那个面容淡然的少年,以及架在城墙上两端至少十多部泛着寒光的弩箭,

心中暗道:“郝萌真是自己找死!城上有如此利器,还敢耀武扬威地靠近城头三十步。

某让他到临颍城来借粮,虽然也打定主意有借无还,但这郝萌却跋扈惯了,直接向人索要。

关键是他还自作主张地想杀了杨平,接收其部将,这就怨不得人要了他的性命。”

吕布暴躁护短,却也能审时度势——正如杨平所说,他率军来此,为的是夺取颍川郡当做自己的地盘,还真不是为了救援阳平而来。

吕布虽然心中很轻视城墙上那个十六岁的少年,也看不上他那所谓的几千弱兵,但人却实实在在是自己的盟友。

而且听张辽所说,城墙上的少年实实在在地击退了曹军,守住了城池。而且这少年手上确实掌握着一种威力莫测的手段,能够御使天雷。前夜曾当场施雷法,使张辽的百余骑兵损失惨重。张辽对这位少年极为推崇。

当时张辽在诉说时,郝萌就在旁边,他和侯成、魏续一样,直道张辽被吓破了胆,哪有他说的那么邪门?!

因为不信邪,所以郝萌就代替张辽接下了前来借粮的任务,没想到却命丧城墙之下。

城墙上的少年,知道自己这个名满天下的超级武将前来寻仇,竟然如此淡然,不由得让吕布收起了轻视之心。

城墙上的杨平可不知道吕布想这么多。他在前天见到张辽的时候,就在思考着该以何种态度应对吕布。

他这个在二十一世纪也没经历过什么大场面、见过什么大人物的普通人,是真不知道如何与身居高位的人打交道。

但他是被两个神仙送到三国时代,任务很明确,那就是三年内平推三国。

所以,杨平打定主意,在这个时代,不管你再牛逼的人物,和我打交道,我都得占据主动地位。

刚刚之所以射杀郝萌,也不全是为了泄愤:

一则是向吕布这个虎狼之辈展示:我杨平不是软柿子,你拿捏不了,与我说话、相处,放客气点、尊重点;

第二就是杨平怕死,根本不想让自己处于险境。可是呢,作为盟友,要是吕布请他到版梁大营去,他还真拒绝不了。

既然我不想去,那就只好让吕布来找我了。

用弩箭射杀郝萌,在杨平的猜测中,以吕布那个暴脾气,他不过来才是怪事。

果然,吕布来了。因为他胯下的宝马速度较快,竟然甩开了身后的二百骑兵,单枪匹马地来到了城墙百丈外。

从他停留的那个距离可以看出,这位纵横三国的第一武将是有脑子的——知道再近城墙,杨平就可以射杀他了。

既然有脑子,那就可以交流。

电光火石之间,杨平便命亲卫拿着大喇叭喊话道:“城外可是温侯当面?”

吕布看着城头上的杨平礼数周全地行礼后,才让士兵代为传话,心中也舒坦了些。

不过,百丈距离,这传话的声音他竟然听得清清楚楚,不禁又对杨都督的手段高看了一眼。

于是,吕布气聚丹田,中气十足地回答道:“正是某家,请杨都督出城一叙。”

吕布料想杨平这孺子刚刚杀了自己的部将,根本就不敢下城墙。

岂料城头又传来声音:“请温侯稍待,城门已经封死,杨都督这就坐吊篮下城墙与温侯一会。”

然后吕布就看见城头上那位清瘦的少年,独自一人坐着吊篮缓缓下到城下。

少年穿着一双皮质靴子,二月中的天气已经暖和了起来,但少年仍穿着裘衣,外层罩着一件褐色的麻衣,头上也没戴头盔,而是用一根麻绳将头发束起来,一股洒脱、飘逸之感迎面而来。

少年一步步地走向吕布,步履坚定,目光随和。

行至一半时,马蹄声大起,侯成带着二百余骑兵成奔腾之势而来,行至吕布后纷纷勒马,一时间马嘶人立,场面极其壮观。

同样,二百余骑兵奔腾也是及其摄人心魄。

只是在进行着自我催眠的杨平,仍然沉浸在阅兵的劈枪队伍中,对这些骑兵的到来真正做到了面不改色。

吕布不禁在心中暗赞一声:“好一个有胆魄的少年郎!”

只是吕布看不到的是,杨平后腰挂的一枚金灿灿的椭圆形物品,这才是杨平的底气。

杨平很怕死,所以他不想到吕布的地盘去。

但是为了能完成自己三年内平定三国的任务,杨平又不得不硬着头皮来和吕布交涉——要不然,就凭他射杀了郝萌,不好好处理这件事情,就凭吕布那一根筋的脑子,杨平和他还真有可能反目为仇了。

至于为什么是他一个人下来,还不带着亲卫呢?

杨平表示,在吕布这个三国第一猛人前面,我就是带一百个亲卫,只要在地面上,也挡不住骑着马、拿着长戟的无敌战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方便以后阅读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第31章 忽悠吕布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第31章 忽悠吕布并对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