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晴天霹雳,典韦殒命!

作品: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作者:以空空|分类:历史|更新:2025-07-02 09:57:58|字数:9922字

第二天清晨,曹操再次升帐聚将,命令乐进仍率部佯攻西门,夏侯惇率部佯攻北门,于禁率部进攻东门,典韦率一千精锐随于禁进攻东门,务必一鼓而破之!

诸将领命而去。

只是曹操在看典韦出帐时,心中忽然有些不舍,唤道:"典韦将军!(这个时候其实应该称字的,但无论正史还是演义,典韦都没有字)

我知你勇猛,但战场之上,务必小心呀。"

典韦抱着头盔,单膝跪地给曹操行礼道:"主公放心,这天下还没有能杀得了我的兵刃!"

两人这充满情谊的互动,让旁边的许褚有些酸溜溜的,于是请命道:"主公,某愿与典韦将军一同出征。"

在曹营之中,典韦的资历要比许褚老得多,典韦厉声喝道:"仲康莫说胡话!你我二人同去出征,主公身边便无人护卫!"

许褚也只能小声嘟囔一句:"好哥哥,我知道了。"

随着鼓声响起,呈品字形的三个大寨中,寨门大开。

人手一块大木板的曹军士兵列着整齐的队伍,再次向城墙压来。

不同于昨天是,这次就不用出动辅兵了,因为昨日已经在护城河上已经开出了道路。杨平因为把城门都封死了,也没有出来破坏。

昨日的进攻,曹操虽然想着要攻破临颍城,但是第一次攻击肯定存了试探的心思,所以营中的攻城器械没有全部拿出来。

经过一下午加一晚上的紧急赶制,再加上原有的存货,曹军推出了二百余部云梯。

(因为临颍城墙高度只有三丈,所以这些云梯的长度只有五丈,制作的也非常简易,仅仅是在下边加了几个勉强能推动的圆形木墩子当轮子,跟正规作战的大型云梯那是有天壤之别的。)

城墙上的杨平正在重复昨天的动作——只见他对着一个贴着黄纸的箱子念念有词:

实际上,他说的是现代汉语:"左零右火,雷公助我,左零右火,雷公助我啊!助我!帮助我!"

只是他身前的六名亲卫听不懂而已。

一番神秘的仪式后,杨平扯开黄纸,打开箱子,里面是九个椭圆形的黄金疙瘩,里面装的是杨平经过数次提纯、混合而成的颗粒状黑火药。

得益于两世为人的强大记忆力,他脑子里有黑火药的最佳配比方案以及提纯土硝、硫磺的小视频。

所以,这颗装药量高达一斤黑火药的椭圆形手雷,威力是相当恐怖的——在魏家坞堡外,杨平曾做过实验,直接将河边的一块大石头炸得粉碎!

杨平神秘地掏出了六张黄色的符纸,在金光闪闪的手雷上帖上符纸,一一递给六名亲卫。

虽然昨天已经交待过一次了,但杨平仍然慎重地又嘱咐了一遍:"你们六人,前天随我一起见过曹军的使者,那两个壮汉尔等可还记得?"

六人点头道:"那两个壮汉太具个性了,属下等很难不记得。"

"记得就好。那两个壮汉身披重甲,手持重型武器,我们至少要填进去五百条人命才能磨死他们!

为此,本都督特请雷公相助,从雷公那里得到了这九颗轰天雷。本都督已用符纸将轰天雷封印。

你们六人,每面城墙上站两人,别的什么都不管,只要看到前天见过的两个壮汉出现,便撕开符纸,大喝一声'左零右火、雷公助我',然后点燃上面的引线,将轰天雷扔向那两个壮汉。"

杨平郑重地交代道:"记住,引线一旦点燃,必须给扔到城下,不然天罚就将降临到城墙上。"

六人郑重地点头答应。

随后,杨平又咬破手指,分别在六人眉心上点上一个红点,神神秘秘地交代道:"好了,以本都督之血为引,雷公的轰天雷尔等可以使用了。"

交代完成后,六个穿着跟普通护民军团士兵一样装束的亲卫兵,背上背着一个团长级别的黄色小旗,开始游弋在三面城墙。

不是杨平喜欢恶趣味、装神弄鬼,而是火药这种不属于三国时代的物品,肯定能发挥出巨大的威力,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使用前,必须做足仪式感,让这些迷信思想严重的小兵们,对所使用的武器产生神圣感,连带地给杨平自己也增加些神秘感。

在火药发挥威力以后,士兵们才会对他产生更大敬畏的心理。

最重要的是,有了这些神秘的仪式加成,即便是有人偷走了他的手雷,也会给他们的使用设置了门槛限制(比如,没有杨平的血,人们就以为轰天雷不会响),

当然,如果这些偷走手雷的人能把杨平绑走,那就啥也不说了。

今天的守城之战和昨日不一样。昨天是为了麻痹曹军,让曹军抵达城墙边上,以期达到最大的杀伤效果。

昨天已经暴露了投石机和床弩,今天就没必要隐藏了。曹军进入百步之内,城墙上的床弩就在气定神闲的士兵操作下,瞄准曹军的密集之处开始发射。

随后,城墙后边的投石机也开始对曹军密集处进行集火攻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方便以后阅读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第13章 晴天霹雳,典韦殒命!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第13章 晴天霹雳,典韦殒命!并对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