佃农问题妥善解决,整个村庄都沉浸在一片喜悦祥和的氛围中。村民们脸上的愁容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接下来,修缮山庄的事宜被提上日程。暂时让小翠和李润萱充当主事人,吩咐下人找来村长,郑重说道:“村长,你去选拔一些佃户中困难家庭的人员,让他们参与山庄的修缮工作。咱每天给他们提供两顿饭食和十文工钱,也算是帮衬帮衬这些家庭。”
村长在接到命令后,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带上几个儿子,马不停蹄地在村子里奔走起来。他深知时间紧迫,必须尽快完成任务。
村长首先来到了村子的东边,这里住着几户较为贫困的家庭。他敲响了第一户人家的门,耐心地向主人询问家里的情况。经过一番交谈,村长了解到这户人家确实面临着一些困难,于是他将这户人家的情况记录下来,并告诉他们明天早上可以派一名家庭成员到山庄去干活。
接着,村长继续前往下一户人家。就这样,他一家一家地走访,与每一户村民都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仔细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
在走访过程中,村长不仅关注那些贫困家庭,也留意着其他家庭中是否有适合干活的劳动力。他发现有些家庭虽然经济条件相对较好,但家里的年轻人都很愿意去山庄干活,赚取一些额外的收入。
经过一整天的忙碌,村长终于完成了对整个村子的走访。他回到家中,仔细梳理了记录下来的信息,从中筛选出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家庭,并选拔出能够干活的家庭成员。
第二天清晨,太阳刚刚升起,村长就早早地来到了村口。他等待着那些被选中的劳工们到来。不一会儿,劳工们陆续赶到,每个人都带着两个吃饭的大海碗和自己的工具。
村长向他们详细说明了工作内容和待遇,告诉他们在山庄干活不仅包两顿饭食,还会发放10文工钱。劳工们听后都非常高兴,纷纷表示一定会认真工作,不辜负村长的信任。
最后,村长带领着这群劳工们朝着山庄的方向走去,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阳光洒在宁静的山庄上,一群充满干劲的村民们如同一群勤劳的蜜蜂,纷纷涌向这个地方。他们脸上洋溢着热情和期待,每个人都肩负着自己的任务,忙碌而有序。
小翠和李润萱把劳工分成三组,两个工作组和一个后勤组。村长大儿子带领一组有一技之长的村民,手持各种工具,如锤子、锯子等,开始对山庄的建筑进行敲打和修整。他们的动作熟练而精准,每一次敲击都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是在为这座山庄注入新的生命。
与此同时,村长二儿子带领另一群村民,则负责搬运从沈家村运送过来的青砖青瓦和其他建筑所需的材料。这些材料被整齐地堆放在山庄的空地上,等待着被使用。村民们小心翼翼地搬运着这些重物,确保它们不会受到损坏。
村长的婆娘则是带领一群大姑娘小媳妇儿,负责烧热水送给各处施工的村民解渴,把从村民家里收购来的蔬菜拿到河边洗干净,送去厨房。顺便把山庄里面的杂草和垃圾清理干净。
整个山庄都弥漫着一种热火朝天的氛围,村民们相互协作,彼此配合默契。他们的欢声笑语和忙碌的身影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中午和傍晚,镖师家眷里选出来的厨娘,经过阿珍大厨娘的培训,做出一顿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的饭菜,准时送到临时搭起作为就餐点的大草棚里,一大盆饭和一大盆菜在桌子上摆放整齐,一大个汤桶放在凳子上,开始让大家排队,开始打饭打菜给上工的人员。
大家纷纷从自己的包裹中取出两个硕大的海碗,这些碗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在村长和他的两个儿子的连声催促下,人们一个紧挨着一个,缓缓地走向餐棚。
第一个厨娘站在餐棚的入口处,她的动作迅速而熟练。当一个人走到她面前时,她毫不犹豫地将一大海碗糙米饭盛满,然后微笑着递给对方。这碗糙米饭看起来虽然简单,但却散发出阵阵香气,让人垂涎欲滴。
接着,人们来到第二个厨娘的面前。这位厨娘手持大勺,从一个大盆中舀起一勺凉拌猪头肉,稳稳地盖在糙米饭上。那猪头肉色泽诱人,肥瘦相间,令人食欲大增。
最后,人们再从第三个厨娘那里接过一个装满白菜汤的大海碗。这是用奶白色猪脚汤炖着的白菜汤,上面漂浮着油花和几片翠绿的菜叶,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打好饭菜的佃农们,在村长的不断催促下,虽然有些依依不舍,但还是慢慢地离开了餐棚。他们小心翼翼地端着自己的饭菜,仿佛这些饭菜是无比珍贵的宝物。
佃农们在山庄中寻找着阴凉的地方,然后围坐在一起。他们将饭菜放在地上,彼此分享着这份难得的美味。尽管这些饭菜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但对于他们来说,这已经是过年才能享受到的盛宴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