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护卫原本就是镖局出身,对于镖局的运作和管理可谓是轻车熟路。我一直有个想法,就是让他成立一个属于自己的镖局,专门负责生意上的运输和押运工作。而现在,似乎正是一个绝佳的时机。
我把萧护卫叫到跟前,将这个想法告诉了他。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原来,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镖局,一直都是他此生的梦想。如今这个梦想终于要成真了,他自然是欣喜若狂。
为了让萧护卫能够顺利地开展镖局的业务,我首先带着他去了衙门。在那里,我们将他的卖身契换成了平民百姓的身份牙牌,这是成立镖局的必要手续之一。
有了合法的身份之后,我们便以萧护卫的名义正式成立了一家镖局,取名为《威远镖局》。接下来,就是办理各种证照和手续了。为此,我们交纳了二百两银子的开办费用,以及一千两银子的器械费用,拿着衙门开具的器械清单,在萧护卫塞了一张50两银票给县尉后,县尉才亲自带领我们一起去县衙器械库,监督库管员打开器械库,萧护卫又给库管员一人塞了5两银子,按照县衙开具的器械清单领取了30副破旧的皮甲,30把破烂的朴刀,10把旧弓箭,十个箭囊配了一千只旧箭羽,装上县衙的牛车,交了十两银子搬运费,县尉才在回执单上盖下印章,把回执单交回县衙师爷手里,又塞了10两银子,才如愿以偿的终于取得了营业牌照。师爷还不忘嘱咐我们每个月月初不要忘记过来交镖师契税换取镖师牙牌。
不过,这还只是个开始。根据规定,我们还需要购买不低于三进的院子作为镖局的总部,同时雇佣不少于 30 名的镖师。而且,每个镖师每个月都要缴纳 500 文钱的镖师契税。
虽然这些条件听起来有些苛刻,但我和萧护卫都坚信,只要我们努力经营,一定能够把《威远镖局》发展壮大。
阳光洒在青石板路上,我身着一袭藏青色秀才衫,精神抖擞地从内院走出。萧护卫早已将马车在门口备好,那枣红马毛色油亮,正不安分地刨着蹄子。
萧护卫扶着我上了马车,待我坐定,萧护卫手持马鞭,“驾”的一声,马车缓缓启动,驶向伢行。一路上,街道渐渐热闹起来,行人、商贩往来穿梭。
到了伢行,萧护卫下了车,径直走了进去。赵老三正坐在柜台后喝茶,见我们进来,连忙起身相迎,脸上堆满了笑容:“沈老爷!今儿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
萧护卫拱手道:“赵老板,我们老爷想让你帮个忙,老爷帮我开了个镖局,如今镖局要买铺子和山庄作为店面和总部,想购置一处庄园作为总部,再买一间县城里的铺面作为营业店铺。”
赵老三眼睛一亮,拍着胸脯说:“萧护卫,不现在应该称呼您“萧总镖头,镖头您放心,这事儿包在我身上!我手头上正好有几处合适的产业。”说着,他便从身后的柜子里拿出几张地契和房契,铺在桌上,详细地介绍起来。
萧镖头仔细地看着,不时询问一些细节,我则在一旁认真倾听。经过一番挑选和商议,萧镖头最终选定了一处环境清幽、地势开阔的庄园和一间位于县城繁华地段的铺面。赵老三满脸笑意,忙不迭地去办理相关手续。萧镖头心里盘算着镖局未来的发展,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赵老三拿上几串房门钥匙,和我们一起坐上马车,带着我们来到城外一处非常大的庄园门口,喊了好久,才有一个老头带着老婆和三个半大孩子出来迎接我们,夫妇带着孩子打开了庄园的木栅栏大门,让马车进入庄园,随即吩咐一个孩子去割些嫩草来喂马,自己拿过萧镖头递过的马凳,放在地上让我们踩着马凳下车,一切都是谨小慎微,井井有条,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的下人。
赵老三让老头子带路,让我们一起进山庄实地考察一番,进入山庄中间的最高处的凉亭里,萧镖头站在原地,双手背在身后,微微眯起眼睛,仔细端详着眼前的庄园和周围环境。他时而踱步到庄园的角落,时而驻足在庄园的门前,不时向老头子和赵老三询问一些细节问题,比如庄园的占地面积、周围的交通状况,以及山庄附近的几家山庄的情况。
我站在一旁,全神贯注地倾听着萧镖头和赵老三和老头儿他们的问题,并尽可能详细地倾听他们的每一个疑问。我知道,这些细节对于镖局的选址至关重要,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影响镖局未来的发展。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和反复比较,萧镖头最终做出了决定。他选定了这处环境清幽、地势开阔的庄园作为镖局的总部,这里不仅空气清新,而且空间足够大,可以容纳众多镖师和马匹。
同时,他也看中了那间位于县城繁华地段的铺面,这里人流量大,交通便利,有利于镖局业务的开展。
赵老三在一旁看着萧镖头的选择,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知道,萧镖头的眼光独到,这两处地方都是绝佳的选择。于是,他连忙点头应道:“好嘞,萧镖头,您放心,我这就去办理相关手续,一定让您满意!”说完,赵老三便招呼我们上了马车,萧镖头赶着马车,匆匆向县城驶去去,去处理那些繁琐的手续事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