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又道:“去年秋天,父皇给本王定了封地,是鲁地的青州和相邻的密州,本王正准备先安插上自己人去主政。本王现在协理吏部,回头本王就嘱咐一声,破格录用,让本王女婿王雷去青州做刺史,他弟弟王霆去密州做郡守。”
王侍郎大喜,又有些犹豫:“殿下呀,您的美意下官心领了。可是,本朝一直以来沿用前朝创建的科举制度,上百年了,早就有了定规。两榜进士前十来名,一般能进翰林院,从六品的翰林学士做起,少数的破格进入中书。其他的按规定,都是外放到各县当县令,运气好的,做从六品的上县县令,条件一般的,做正七品的下县县令,特别没门路的,还有做从七品的县丞呢。一下子就坐到刺史或郡守,没有资历,怕众人不服,御史也得参奏呢。”
吴王大笑:“任官无非是天理人情,那是本王的女婿,去帮本王管理封地,谁说也不好使。你放心,本王会亲自跟父皇禀告,这件事过了明路,就没人说什么了。说不得,父皇一听霞儿要嫁人,还得给个郡主或县主封号,给一大笔嫁妆呢。”
两人说着,抚掌大笑,两人都觉得对方甚合心意。
王侍郎回家,就让人去小北山把两位公子接回来。两位公子不知内情,还以为家里发生了什么大事,快马加鞭连夜返家。
等回家了,王侍郎吩咐摆家宴,有重要的事要说。等王侍郎把事情一说,曲夫人先是一愣,后来就忍不住咧嘴笑了。这真是,瞌睡有人送枕头,口渴有人送蜜瓜呀。
夫妻两人都高兴,两个儿子的前途稳了,一任官,就是州官级别,到老了,怎么也能混到正四品。曲夫人更乐地是,王雷竟能给吴王殿下当女婿。连她这个没什么见识的后宅妇人都知道,吴王是一字亲王,协理吏部,有实权的。生母还是德妃的份位,出身高贵,有可能夺嫡的。他的嫡出大姑娘肯定要有封号的,很大可能是郡主,儿子这郡马爷当定了。往远处想,要是吴王夺嫡成功,到时候,自己的长子也借点光,妻贵夫荣,弄个驸马爷当当。
吴王亲自去面见他父皇,说了这事。皇帝静静听了,想了一下,点点头:“行吧,你们两家愿意,朕还能说什么。这日子过得真快,一转眼,连霞儿那个小丫头都要定亲了。朕的这些皇孙辈中,霞儿最懂事,比她那个不着四六的娘强多了。”
皇帝下旨,加封六孙女李仙霞为广平郡主,指婚给礼部侍郎王善先的长子王雷为妻。
皇帝旨意一下,吴王府里一派喜庆。皇帝加封吴王的长女为广平郡主,这是一个信号,皇帝对吴王还是认可的。只有太子的女儿或比较得宠亲王的长女,才有可能被封郡主,其他的女儿多为县主。将来,吴王就是成不了储君,也会是铁帽子亲王,值得巴结。吴王妃在府里大摆宴席,准备庆贺长女获封。当然,她还有个意思,邀请王侍郎的家眷过府赴宴,自己和女儿看看她未来的夫婿到底如何。
王侍郎府里,收到皇帝赐婚的旨意,王雷心里有些忐忑,他的年龄让他父亲改大了两岁,实际年龄才二十岁,现在要娶妻,都不知道该怎么玩了。王侍郎看出他的矛盾不安,就把他叫到书房:“实韧,阿父看你这几日惴惴不安,怏怏不乐的,你是不是不高兴这门亲事?”
王雷摇头:“阿父,人家可是吴王殿下的千金,陛下亲封的广平郡主,又下了赐婚旨意,儿子可不敢有丝毫反对。儿子就是心里没底,见都没见过广平郡主,不知道外貌性情,更不知个人喜好,万一是个强势不讲理的,儿子怕应付不来。”
王侍郎道:“实韧,婚姻不光是小儿女之间的情情爱爱,是联系两个家庭,甚至两个家族的纽带。咱们家在这都城中,不过中等人家,没什么根基的。要是有一天,父亲倒下了,你和弟弟妹妹可会举步维艰的。有了吴王这样的岳家,咱们倒台的可能性就小多了。阿父之所以同意这门亲事,也是深思熟虑过了。你是男子,成亲是往咱家添人进口,举目都是你的血亲,只要你不过分,一切都会和和美美的。”
王雷问:“阿父,您说的儿子都懂,对这门亲事也很满意。就是怕广平郡主看不上我,一辈子过得不舒服,到时候闹腾。”
王侍郎道:“实韧想多了,女子都好哄,只要你本人条件不差,又真心对她好,一般都能过好。你太外祖说过,女人都有虚荣心,女人都有公主梦,这是共性。在这两条上,你要认同她们,哄着她们。当然,女子也有个性,就要你学会观察,了解她的偏爱、想法、生活习惯,投其所好。”
王雷的眼睛都睁大了,太外祖跟阿父都好厉害。王侍郎道:“人家本来就是金枝玉叶,自我中心很正常,你就顺着些呗。她说天空最蓝,你就别说大海才蓝,她说霉豆腐最香,你就别说大肘子才香,就肯定她说得对。她问天下谁美丽,你说答,在你心里,自己的夫人最美丽,别的女人都不会正眼去瞧。她如果问,你阿母和我一起掉水里,你先救谁?你就说,阿母是个好母亲,为了子女,从小就学会了游泳,不用儿子救。”王雷听着都笑出声来了,阿父真有意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