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李兆,开了家小金店。一对情侣来买手镯,共花费三万三千块。没过几天,女人过来说想要换一个款式。原主检查后发现镯子的重量不对劲,少了几克。
仔细检查后,发现女人带来的手镯不是纯金的,而是金包银的,不是从自己店里买的。
女人一口咬定就是当天那只。
原主的店已经开了二十年,手续齐全,从来没和顾客产生过纠纷,何况是卖假货?
原主据理力争,字里行间的意思就是,想想是不是谁在她家里偷换的。
女人越说越激动,说她买回去只戴了一次,就放在了盒子里,连包装都还在,怎么可能被人偷了。又大声嚷嚷说原主欺骗消费者,她要报警。
路过的人都围过来看笑话,原主的名声彻底毁了。
女人走了之后,在网上发帖,添油加醋,说自己是多么的惨,买到了假黄金,店大欺客,投诉无门,还把原主店面的具体位置曝光了。
一时之间,原主成为了“大红人”,每天都有陌生人来,要么单纯看热闹,要么过来骂她。
原主迫于压力,只能关店。没了生意,也不敢出门,原主的身体迅速垮了。
女人一直在网上叫嚣,报警后原主去了趟警察局做笔录,最后因为证据不足不予起诉。
警察都说证据不足了,女人还是一口咬定就是原主卖假货。
因为这件事,女人的账号积累了大量的粉丝,成为了知名的博主,带货接广告赚了很多钱。
直到死亡李兆才知道,那个金手镯其实是女人的男朋友掉包的。
……
“康城,这只怎么样?”张玉看着盘子里的金手镯,每一只都好喜欢,金灿灿的,又贵气,又保值,心里充满了甜蜜。
她和周康城谈恋爱三年,还是他第一次买这么贵重的礼物,看了一眼价格,33,000块,有些贵了。
“康城,怎么样啊?要不就这只吧。”说出这话她心里也有些忐忑。
周康城拿起来瞧了瞧,说:“行,挺好看的,配你。”
张玉激动起来,她没想到男朋友这么爽快就答应了。
周康城拿出卡,对张玉说:“我这卡一天只有三万块的额度,你给老板扫三千,我明天还给你。”
李兆拿出了秤来复称,关于金子的总克数,让他们反复确认,又给她们看上面的钢印,有钢印的才是从她店里卖出去的。
交完钱,两人离开,李兆也下班了。
张玉回到家里,迫不及待就把金手镯从盒子里拿出来,戴上,对着镜子仔细观赏。又拍了个九宫格发朋友圈,配上文案:男朋友送的。
评论蹭蹭蹭地涨。
“找到个大方的男朋友好福气。”
“这看着沉甸甸的,不便宜吧?”
“三万多,男朋友说只要是给我买的就不心疼。”
张玉回了一会儿信息,越看周康城越顺眼。
等到要睡觉了才把手镯放回盒子里。她是不准备平时戴的,毕竟金子是硬通货,不安全,只要大家知道她有就可以了。
一连几天,张玉的心情都特别好,工作都有劲了。在网上刷帖子的时候,看到别人说最近的金手镯流行款,她看中了其中一款。记得那个店主说要是不喜欢款式了,可以去换。
去了之后发现店面关了。门上写着:有事外出,归期待定。
她到了隔壁的金店,想看看有没有那个款式。店主告诉她,只要是克数差不多的,就可以换,补差价就行了。
张玉拿出了自己的镯子,那店主一看就觉得不对劲,拿在手中掂了掂:“这镯子不是纯金的。”
张玉傻眼了:“店家,你可别开玩笑,我花了三万多买的,怎么可能不是纯金的?”
店家拿出了探测仪器,检测显示,含有大量的银元素。
“你看,金包银。”
“不可能,不可能,我是在隔壁店买的,她都没卖银器,而且银子和金子的价格差很多。”
店主说:“你说的李兆?她确实不会卖假的,你这只我就不知道了。”
张玉脑子里一团浆糊,现在李兆不在,她也不能当场对峙,想到三万多的钱,决定报警。
张玉给周康城打电话,说了这件事。
周康城的语气很急:“你报警干什么?这事可以私下解决的啊。”
“怎么私下解决,店主卖了我们三万多的假货,当然是要她赔钱,蹲局子了。放心,我已经在警察局里做好笔录了。等你出差回来,事情已经解决了,不止赔三万三呢。”
“算了,我懒得和你说。”
李兆接到了警察的传唤,到场做笔录。
“我没卖过金手镯给这位女士。我记得很清楚,这位女士说的那天,是我去旅游的前一天,我没有卖出过一条超过三万的手镯。这位女士,你是不是记错了?”
张玉激动起来:“好啊,你敢在警察局里撒谎。警察同志,我和我男朋友那天明明就是在她的店里买的手镯。不信你们可以去查监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