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彼时这一方法尚有瑕疵,那炉膛的聚热效果还不够理想。”
“后来到了南宋时期,工匠们别出心裁,采用火砖砌造炉膛,那些火砖就像忠诚的卫士,紧紧守护着炉膛内的高温。”
“如此一来,聚热能力大幅提升,这才催生出日行千里的快船,那快船在水面上飞驰而过,仿若一道黑色的闪电,让敌军望风而逃。”
“再到前朝,技术上并未取得更进一步的突破,仿佛陷入了一潭死水。”
“直至本朝,成祖大皇帝决意派遣海船远赴南洋,那可是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
“为此召集各方能工巧匠,苦心钻研六年,终于琢磨出瓷膛法。这瓷膛不仅更耐高温,而且持久性极佳,相较于内河轮船所用的砖膛法,优势显着,保有热气能力更佳。”
“后来声名远扬的炒钢法能够进阶为灌钢法,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这瓷膛法呢,相关记载都收录于《天工开物》之中,那可是咱们大明工匠智慧的结晶啊。”
朱有建站在那儿,微微仰头,目光专注地追随着许大匠的手指,耳朵也竖得老高,听得那叫一个全神贯注。
可这机械的门道实在太深,他听着听着,只觉脑子里像是被塞进了一团乱麻,似懂非懂,感觉好像抓住了要点,仿佛在迷雾中看到了一丝曙光,可细究起来又有些迷糊,仿若那曙光转瞬即逝,重新陷入混沌。
心下寻思:罢了罢了,这机械的事儿,一时半会儿也弄不明白,大致明白是蒸汽机的原理也就行了,能让这大家伙动起来才是关键。
念头刚落,他像是突然被一道闪电击中,又突然想到一个关键问题:
“水箱蒸汽要是过载了可咋整?这蒸汽一失控,岂不是要出大乱子,就像洪水决堤,到时候这精心打造的装置还不得报废了。”
许大匠一直留意着圣上的神情,见状,神色沉稳,不慌不忙地伸出手,那手指修长且骨节分明,稳稳地指着一根纤细得如同发丝般的管子介绍道:
“圣上,您所顾虑的这个问题,早有应对之策,老奴这就给您细细说来。”
“您瞧,这根就是专门解决蒸汽过载问题的回汽管,它静静地躺在那儿,看似毫不起眼,实则暗藏玄机。”
“它的另一端直接插回到水箱之中,当蒸汽回流时,便能借助水箱里的冷水将其冷却还原为水,就像是给一头狂奔的野牛套上了缰绳,让它乖乖驯服,如此一来,便可有效避免蒸汽过载,确保整个装置的安全平稳运行。”
喜欢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