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你需要外援

作品:烹程万里|作者:空谷流韵|分类:古言|更新:2025-07-01 08:52:47|字数:8222字

如今,连羌王都要再婚、与越国公主成亲了,太子的婚事自也箭在弦上。

闵太后心里清楚,李家这回,志在必得。

她更清楚,李家身有汉人血脉,却在羌国的王公大臣们中,宣扬南下扩张地盘,野心绝不限于只做皇室外戚。

像自己这样主张与越国结盟通好的老婆子,定是李家的眼中钉。

事实已摊在眼前,太子嵬名亮,与她疏远了,站到她的政敌们那边。

孙辈中,最喜欢她这个祖母的,是羌王的三女,嵬名烁,领五千精兵及农牧民等,驻扎于大羌西平府与越国庆州之间的边境一带。

而自己这个太后,再是被羌王多年来视作生母、敬奉有加,终究是个没有娘家庞大势力作保、只有少量近卫军的女人。

这也是她为何对穆宁秋这样的年轻汉臣,特别青眼有加的原因。穆枢铭毕竟在羌军里有十年的戎马生涯,同袍不少,他能笼络一部分少壮派的羌汉军卒,富商叔父又可保证财力支持。

但闵太后未雨绸缪之心依然炽烈,她明白,靠眼下这点本钱,要自保,不够,要扶植王女嵬名烁,更不够。

她需要更多外援。

针落可闻的室内,终于又响起不怒自威的声音。

“冯阁长,老身饿了,但今日火气郁结,不想吃酥油糌粑。可否有劳你,为老身再做一碗熏豆萝卜干银丝素面?”

“下官求之不得。”

不到一炷香的工夫,冯啸就将素面端了上来。

还配有两碟小点心:红豆石花菜软糕,藕粉桂花绿茶糕。

闵太后在冯啸去烹饪时,已与穆宁秋继续深谈一阵,此际的面色转为寻常长者的安详,仿佛今日的各样纷扰未曾发生过一般。

“孩子,你这是,又给老身,整了些新花样的吃食?”

冯啸给两碟点心边,分别放置一把精美的如意银勺,对闵太后道:“如公主今日所言,我们越人,本就作好了在清平驿迎迓太后的准备,所以灶间备有模具,婢女也从城东的官驿里,将我们随行所带的钱州土仪,搬了不少过来。”

“哦,这红莲模样的,是山楂还是豆子做的?”

“回太后,是江南的赤豆。山楂恐令太后脾胃泛酸,下官不敢用。”

“嗯,那这绿的呢?看着,好像,宝瓶?”

“这是今春的新茶,与金秋的新藕,磨粉后,加上一点点糯米与糖汁,做成的糕点。若全用糯米,不易克化,藕粉与糯米七三揉和,就清简许多。藕是我们越都钱湖里的,这新茶,也来自都城凤山狮子峰下的御茶苑。下官听钱州灵隐寺的方丈说,宝瓶代表佛颈,佛法皆从佛口所出,故而宝瓶象征福智圆满,最合献给太后。”

闵太后终于笑了,没有吩咐侍女,而是亲自去拿银勺,要尝尝颜色碧玉可人的藕粉茶糕。

韩多荣依着多年的习惯,上前要帮闵太后试毒。

“不必了,”闵太后摆手,抬起眼皮看着冯啸,“用你们汉人的话说,解颐公主与老身,是同舟共济的婆媳缘分,冯阁长眼下,定是与穆枢铭一样,最指望我安康无祸的。”

冯啸退后,俯身行大礼道:“太后明鉴,越人必不负盟。”

闵太后吃完半块碧玉藕粉宝瓶糕,举筷吃面之前,看向穆宁秋,抿嘴笑道:“你二人还站着做甚?没听老身我唠叨够?听说这洛阳城,越到晚上,越热闹。你们年轻人,应该多逛逛、玩玩。至于施粥十日的事,穆枢铭自去安排即可。”

韩多荣略带心忧道:“太后,霍将军已护送公主回城东了,小的要不要派几个我们的人,跟着穆大人?小的是怕,王爷他,还在气头上……”

闵太后道:“德旺是蠢,但还没蠢到天边去,这几日冯阁长要有个什么闪失,谁都会往他头上猜去。再说了,你以为,穆大人的身手,这多年是白练的?”

韩多荣辨出太后眼里隐隐的埋汰之色,忽然醒过来,点头称是,将冯、穆二人送出花厅,就赶紧折返回来。

闵太后已让侍女分了碗素面,端给韩多荣,一面揶揄他:“你是忘了,自己年轻时,有什么心思了吧?也没个眼力。”

屋里已无外人,韩多荣卸下卫士的端严紧绷姿态,吸溜溜地吃面喝汤,也笑着说道:“般配,般配。”

……

洛阳与越国的其他州府一样,没有宵禁。

腊月虽是冰天雪地的时节,但花灯铺子为过年准备的新式样,点上蜡烛悬挂起来,明晃晃、暖融融的味道,霎那间就浓烈了。

在琳琅的花灯与晶莹的白雪之间,各种点心摊子氤氲缭绕的热气,与摊主们的吆喝、食客们的笑语一道,扫净了冬夜最后一丝萧瑟。

冯啸习惯性地往卖胡辣汤和酸浆烩面的摊头走,穆宁秋却轻轻牵一牵她的袖子,示意去另一家。

穆宁秋垂手的瞬间,温言道:“你陪我们连吃三顿面食了,今晚换米食。”

“又喝粥吗?”冯啸看着穆宁秋眸中映出的灯笼光影,笑道,“粥吃不饱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烹程万里》,方便以后阅读烹程万里第八十四章 你需要外援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烹程万里第八十四章 你需要外援并对烹程万里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