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正所在的行宫区域。”奇儿这孩子又搞出了不得的事。”
嬴正望着章台宫的方向,嘴角含笑,“这样的修炼良机,岂容错过。”
……
时光飞逝,自嬴奇归来到现在已经过去两个月。
骊山下。
嬴奇登基后,始皇帝嬴正未竟的陵墓工程被重新启动。
历经五个月,耗费五十万奴隶之力,秦陵终告落成。
同时,青史碑也已矗立完成,以铭记为大秦捐躯的英烈,供后世瞻仰祭拜。
蒙逸于章台宫进言:"陛下,秦陵已成,青史碑亦竣工。
英烈遗骸可安葬于此,其名亦可镌刻于碑上,以示万世景仰。”
嬴奇听罢,沉声下令:"五日后,满朝文武及驻守咸阳将士齐赴秦陵,为英烈送行。”
"臣遵旨。”李青领命而去。
秦陵成,青史立,嬴奇心中暗喜。
他深知,建立不朽王朝的关键时刻已然到来。
那气运之基究竟为何物?嬴奇心向往之。
PS:求支持,万分感谢。
秦陵奠基之时,选址便已确定,国库拨款修建。
然嬴正对陵墓之事并不热衷,登基掌权后,目光投向中原,此事便一再搁置。
嬴奇现身之后,父子相认,并传授嬴正修炼之法,陵墓工程自此终止。
此决定亦出自嬴正之意,他追求长生,建陵又有何意义?
于是,嬴奇顺势而为,将王陵改为秦陵,用以安葬大秦阵亡将士,使之万世流芳。
此刻的秦陵巍峨壮观,数十万精锐齐聚。
入口处矗立着一座巨碑,直插云霄,宛如定海神针守护秦陵。
除精锐外,文武百官皆齐聚于此。
嬴奇身披冕服,伫立于秦陵前。”诸位将士。”
“秦陵已成,阵亡将士归葬之所已定。”
“魂兮归来,魂兮归去。”
“落叶归根,尸骸归乡。”
嬴奇一声令下,众将齐呼:“送兄弟们入土为安,永葬秦陵。”
“魂兮归来,魂兮归去。”
近二十万精锐手捧锦盒,里面装着英魂尸骸,整齐步入秦陵。
他们亲手将并肩作战的兄弟安葬于此。
所有阵亡将士都将长眠于此,接受万世供奉。
秦陵与大秦同在,永不磨灭。”将士们。”
“朕承诺之事,已完成。”
“你们归于故土,受万世供奉。”
“安息吧。”
嬴奇看着锐士将将士尸骸葬入陵中,内心感慨万千。
皇权至高无上,生灵皆为其所控。
然嬴奇虽掌大权,却非冷酷无情之人。
这些为大秦捐躯的将士,皆是英雄,值得尊敬。
在未来,
嬴奇决心为大秦奠定根基,强调军人至上的理念,那些为家国奉献生命的军人更是民族英雄,不容任何人亵渎。
时光缓缓流逝,
将士们依次进入秦陵,安葬英烈遗骨。
嬴奇伫立在秦陵入口处,文武百官分列其后,一同静候仪式完成。
最终,
“启禀陛下,”
王奔,函谷大营的主将,出列奏报,“大秦二十一万英灵已全部安葬于秦陵,得以安宁。”
“诸位将士归队。”
嬴奇语气庄重地说道。”遵旨。”
王奔俯身一拜。
秦陵内的将士开始有序撤离,回归各自的队伍。
随后,
所有将士与文武官员肃然仰望嬴奇,满怀敬意。
嬴奇转身,目光扫视众人,朗声宣布:“秦陵建成,英魂永藏。”
“这二十一万埋骨于此的英烈,皆为我大秦之英雄。”
“他们将流芳百世,受万民景仰,享受世代供奉,永载天地之间。”
“他们的后代,亦因他们的壮举而自豪。”
嬴奇承诺:
“为大秦捐躯者,皆为忠骨忠魂,理应安息于秦陵,接受千秋万代的祭奠。”
“其家属后人,必得朝廷庇护,不容他人侵扰。”
此言如雷贯耳,回荡在整个骊山秦陵之中,传至每一位文武官员及将士耳畔。”陛下英明。”
“微臣愿竭尽全力,守护大秦,效忠陛下。”
文武百官与全体将士齐声高呼,满溢忠诚。
嬴奇缓步走向青史碑,
手指碑体,庄严宣告:“此乃青史碑。”
“它与秦陵同寿,将永远伴随我大秦存在。”
“凡为大秦竭诚尽力者,其姓名都将镌刻于碑上,永垂不朽。”
话音刚落,
嬴奇身形拔地而起,在众臣注视下宛如天人,悬浮于半空,直抵青史碑顶端。”朕亲赐此碑名为‘青史碑’,永续流传。”
嬴奇挥动手掌,
以指为锋,剑气纵横,划破长空。
骊山之地,原本空白的青史碑忽然浮现三字,气势磅礴。”青史留名,万古长存。”
“臣等愿以性命守护陛下,守护大秦。”
骊山之上,群臣将士齐声高呼。”大秦如今已统御四海。”
“朕执掌乾坤,开创炎黄盛世。”
“得上苍眷顾,赐福万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