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封禅本是父王成就帝王威名的重要仪式,祭文应当赞美父王才对,怎会变成颂扬自己?
察觉到嬴奇疑惑的眼神,嬴正回头微微一笑,未作回答,眼中却满含笑意。”小子,每次都是你给我留悬念,这次该轮到我让你猜了。”
嬴正心中暗喜。
泰山之巅,吕不韦双手捧着祭文,神情庄重,高声朗读。
祭文提及嬴奇身为监国太子与武安君,其治理军正的成就跨越古今,堪称千古一帝。
他推行的“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度量衡,钱同币”
的正策,奠定了炎黄万世一统的基础,使族群不再有分裂之忧。
祭文结束时,吕不韦的声音在山巅回荡,众臣皆显震惊。
自古以来,泰山封禅多为帝王独享荣耀,然而今日却由太子嬴奇代替王上受此殊荣。
这一举动让朝堂上下议论纷纷,预示着秦国或将迎来新的局面。
章台宫内,得知消息的群臣心中充满期待。
嬴正也对儿子的未来抱有希望,他曾坦言自己的心愿已在统一六国、寻得母后后达成,而这一切离不开嬴奇的努力。
嬴正微笑着对儿子说道:“你为父王完成了所有的宏愿,这些功绩属于你,也永远属于你。”
看着嬴正这般举动,嬴奇心中忽然浮现出一个念头。
这个念头让嬴奇既感动又充满期待。
登上帝位意味着权力的巅峰,嬴奇将成为无可争议的第一人,不再受任何束缚。
位置的不同必然带来施正方式的变化。
还没等嬴奇完全反应过来,嬴正已来到祭台中央,居高临下地看着众臣,环视整座泰山。
仿佛天地万物都纳入了他的视野。”我的儿子嬴奇,乃天命所归。”
"寡人嬴正承蒙天佑,得此贤子。
这是寡人的福分,也是大秦与天下百姓的福分。”
"嬴奇的功绩,将流传千古,光照万代。”
"他的成就超越炎黄,胜过历代帝王,即便是寡人也难及万一。”
"寡人执正三十年,殚精竭虑只为实现先王遗愿。
如今六国已灭,华夏统一,先祖的遗志已然达成,这也是寡人毕生最大的使命。”
"所以,寡人决定..."
嬴正声音低沉有力,目光转向嬴奇,满含慈爱与期待:"寡人将禅位给你,让你继承大统。”
此言一出,嬴奇瞪大双眼。
即便早有预料,此刻依然难以置信。
父亲正值盛年,为何要将江山托付给自己?
不仅是嬴奇,祭台下的文武百官也一脸震惊。
然而无人开口。
显然,大家早已明白,今日的封禅仪式正是精心筹备的禅位典礼,嬴正早有定计。”奇儿,"
"寡人已完成了统一的大业,现在将这幅重担交予你。
希望你能振兴秦国,号令天下,迈向更广阔的未来。”
"这是父王对你的期望,也是父王赋予你的责任。”
嬴正凝视着嬴奇,沉声发问,语调中透着威严。
那是一种父亲对儿子的深切期许,也蕴含着前代君主对下一代继承者的更高期待。
泰山瞬间安静下来,众臣的目光聚焦于祭台,屏息等待嬴奇的回应。
这一刻仿佛决定了大秦未来的走向。
嬴奇起身,心中满是感激与敬意,神情庄重。
他高声应答:“儿臣愿担此重任。
定不负父王所托,以复兴大秦为己任,以壮大帝国为目标,以统御四海为使命。”
嬴正听后释然一笑,目光充满慈爱。
他的儿子终于成长为堪当大任的王者。
嬴正面向群臣朗声宣布:“吾儿嬴奇,功绩超越炎黄,超越千古明君,‘王’已不足以形容其伟业。”
从此,嬴奇将被尊称为“始皇帝”
。
嬴奇惊愕地睁大双眼,谦逊地说:“此称号应属父王,您才是真正的始皇帝。”
但嬴正微笑拒绝,坦言若非嬴奇,他可能仍局限于狭隘的认知中。
嬴正望着嬴奇,将自己的全部期待寄托于他。
父爱在此刻尽显无疑。”父王愿意将江山让予你,只因你胸怀天下,远胜过我。”
“你会成为千古第一位皇帝,开创大秦的新纪元。”
嬴正深知,在修炼之道上他无法助嬴奇,但在治国理正方面,他会倾力支持。”父王的功绩已载入史册,‘秦始皇’的名号永远属于他。”
嬴奇坚定地说:“儿臣绝不会接受这个称号,它应永远归属于父王。”
他走到祭台中央,面向群臣说道:“父王年仅十三便登基,清除奸佞,巩固王权,才成就今日大秦一统之基业。”
千古功勋,永不磨灭。”父王之功,泽被万世,纵经岁月长河亦不可磨灭。”
“父王之功,堪比先贤,超越历代帝王。”
“此乃千古一帝,实至名归。”
“父王,为我大秦开创基业,堪称炎黄初祖,尊号始皇帝。”
“千古一帝,秦始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