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不留活口

作品:大秦:长公子,铁血铁骑破六国|作者:1困呼呼|分类:玄幻|更新:2025-07-01 03:23:45|字数:8208字

待中原大地上的异族被彻底清除之后,接下来便是针对引发炎黄族人危机的司马氏一族,将其彻底消灭。

作为千古罪人的他们,注定无法逃避大秦的裁决。

时光飞逝。

岁月悄然流逝。

短短三个月内,中原大地已焕然一新。

大秦铁骑横扫之处,杀戮无止。

在大秦铁骑到来之前,中原大地尚存的炎黄族人或选择团结一致,誓死守护家园城池;或举家南迁,却往往九死一生,难以突破异族的防线。

而异族则疯狂追捕,遇见炎黄族人便杀或擒,使得中原的炎黄族人每日提心吊胆,生命岌岌可危。

然而,局势发生了逆转。

不知不觉中,双方的角色发生了转变。

在百万大秦锐士的强势打击下,异族大军一触即溃,溃不成军,已被彻底瓦解。

他们失去了与大秦抗衡的能力。

原本失去王庭的他们,如今更是陷入更深的混乱。

面对大秦锐士的果断杀伐,他们只想逃回草原,逃回北方边境,但结果却是大秦百万锐士以及中原大地上幸存的数百万炎黄族人对他们的全面围剿。

多年的血海深仇,今日得以偿还。

……

江南,建康。

如今的晋国都城。

司马氏带领百官及全部家当从北方南逃后,便将三国时期东吴的旧都设为晋国的新都。

数年来,司马氏的皇权以及朝廷百官已经深深扎根于建康。

晋国皇宫,朝堂之中。

金碧辉煌,彰显皇家威严。

朝堂上,数百位身着官服的晋国官员站立,个个面庞红润,体态富态,显然这些年在建康的生活颇为优渥。

金光闪耀的龙椅上,一位身着龙袍、头戴冕旒的男子端坐其中。

他的体态臃肿,显露出从未经历过困苦生活的痕迹。

他便是晋国的君主,司马睿。

朝堂之上,大臣们一个个面色红润、身形肥胖,与北方中原地区的普通百姓形成鲜明对比,仿佛两个世界。

富贵之家奢靡成风,却对天下安危漠然处之;黎民百姓饱受疾苦,却在悲惨中挣扎求生。”诸位爱卿可有奏报?”

“若无要事,今日便散朝吧。”

司马睿稳坐龙椅,语气平和。

对他来说,早朝不过是走个形式。

他环视百官,只见众人皆低头垂目,神情倦怠。

身为臣子,他们的心态与皇帝并无二致。

中原大地动荡不安,失守的土地无人问津。

撤退至江南后,他们自认为已得安全保障。

丢失的疆域不再重要,只要保住性命、携权带财逃至此地,便是万幸。

至于收复故土、重返中原、驱逐外敌等大事,早已抛诸脑后。

当初南迁时,确有武将提议北伐,但终因权贵们的反对而不了了之。

毕竟,谁愿牺牲自身利益与异族抗争?

司马氏统治下的晋国,本质上是一个软弱无能的正权。

其官员多由世代传承的士族推举产生,而非从民间选拔。

想做官不仅要有才能,还需攀附士族,获得推荐。

这种制度导致晋国朝廷彻底腐败堕落。

如今,哪怕有人胆敢提及北伐,定会遭到群臣一致攻讦。

时间久了,再无人敢提起此事。

他们只求苟安,安心享受江南的富足生活,对中原的纷扰充耳不闻。”散朝吧。”

司马睿挥了挥手,每日照例召开的朝会让他毫无兴致。

晋帝懒洋洋地靠在龙椅上,想着不如就在后宫享乐片刻。

他虽为九五之尊,实则权力尽落于士族之手。

忽闻殿外急报声。”报!中原急报!”

八百里加急的将士疾步闯入大殿,声音如雷贯耳。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色变,个个面露惊惧。”中原出了何事?莫非胡人已破长江防线?”

有人低声议论。”不至于如此。”

另一人反驳,“我军在长江布防三十万精锐,胡人绝无可能突破。”

“话虽如此,若他们绕道荆州,再南下江南,我方水师恐难抵挡。”

“荆州同样驻扎三十万大军,胡人断然无法轻易侵入。”

即便如此,殿内气氛依旧紧张,连晋帝司马睿也按捺不住忧虑。”何事紧急?”

司马睿颤声询问。

斥候跪伏于地,激动禀报:“启禀陛下,来者非胡人,而是一支自称‘大秦’的百万雄师,正横扫中原,所向披靡。

胡人溃败之势已显,如今中原局势逆转。”

听罢,司马睿长舒一口气:“只要非胡人南下便好。”

“陛下明鉴,此乃天赐良机。”

官员纷纷附和,认为这是振兴晋室的大好时机。

某年某月

“这些外族实在嚣张,竟将我大晋逼到这般境地。

如今中原的外族已成困局,莫非这是我大晋收复中原的好时机?”

一位武将激动地高声进言。”此言差矣。”

“即便中原的外族已是强弩之末,但将他们打得节节败退的大军并非出自我大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秦:长公子,铁血铁骑破六国》,方便以后阅读大秦:长公子,铁血铁骑破六国第175章 不留活口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秦:长公子,铁血铁骑破六国第175章 不留活口并对大秦:长公子,铁血铁骑破六国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