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百官奏报国事,郡县制成为此次议事的重点。
---
嬴正:吾为始皇帝,奇儿当为二世皇帝
“禀大王。”
“太子殿下推行的郡县制框架已全面施行,天下各地均收获显着成效。
如今我大秦已划分三十六郡,各郡守亦已任命妥当。”
“接下来,只需郡守们妥善管理所属县城,郡县制即可完全确立,此过程不会超过一年。”
韩非激动地向嬴正奏报。
郡县制成效初显,大秦掌控中原指日可待。”甚好。”
“我儿嬴奇所创郡县制果然不负期望。”
嬴正笑着称赞道。
随后转向韩非:“韩卿此次劳苦功高,郡县制能在秦国顺利推行并取得佳绩,全赖爱卿之力。”
“大秦有功必赏。”
“爱卿为国建功,寡人必当厚赏。”
“现赐爵位两级,赐宅邸一处,奴仆五百名、千两黄金、千匹绸缎,盼爱卿再创辉煌。”
嬴正随即宣布。”臣叩谢大王,谢太子殿下。”
韩非躬身拜谢。
朝堂之上,众人对韩非获此重赏心生艳羡。
天下既定,武将升迁机会渐少,文臣迎来施展才华之时。
韩非此次晋爵两级,无人不感钦佩。”奇儿,关于郡县制还有何补充?”
嬴正看向台阶上的嬴奇问道。”回父王。”
“郡县制的具体措施皆按儿臣所呈规划推进,眼下只需明确任免官员的能力标准,天下即可安定。”
“但。”
“待郡县制落实后,接下来需重新整合四方军营,确保稳固边防。”
嬴奇沉思片刻后说道。”奇儿……”
"秦国军权尽归你手,各营整顿、兵力调配以及驻防事务,皆由你统筹安排。”嬴正含笑说道。”这大秦早晚都是你的,有你在,我也能安心些了。”他补充道。
嬴奇立即恭敬地应下:"儿臣领旨。”
嬴奇心中对军队的部署早已胸有成竹,但在百官眼中,嬴正此举却引发了一丝不安。
也许不久之后,嬴奇便将继承王位。”难得这小子如此爽快。”嬴正满意地一笑。
忽然,他高呼:"来人!"
两名禁卫迅速抬入一张桌子和坐垫,分别置于台阶之上。
满朝官员皆面露疑惑。”大王这是何意?"
嬴奇也是一脸不解。
随即,众人恍然大悟。
几名锐士将桌椅摆放在嬴正王座旁,位置略低于王座半寸。
布置完毕后,锐士们行礼退出。”从今往后,你就坐在这里。”嬴正指向身旁的位置,笑道。”父王,这不太妥当吧?"嬴奇望着那仅低半寸的位置,有些迟疑。”规矩算什么?你是监国太子,未来之君,一切皆合乎规矩。”嬴正朗声大笑。
接着,他转向群臣:"自今日起,太子视同孤王亲临,见到太子如见孤王,若有违者,按叛国论处。”
"诸位爱卿可明此意?"
嬴正威严的声音回荡整个大殿。
众臣心头一震,齐声应诺:"臣等遵旨。”
"奇儿,坐下吧。”
嬴正温和地示意。”多谢父王。”嬴奇答道。
嬴正对嬴奇的厚待令他既感动又无以言表。
嬴正能如此对待自己,嬴奇自然深怀感恩。
于是,嬴奇径直坐在了嬴正身旁的王位上。
此刻,在这庄严肃穆的大殿中,仿佛出现了两位帝王共治的局面。”诸位爱卿继续商议正务吧。”
嬴正威严地说道。”启禀大王。”
“臣有事上奏。”
蒙逸怀着崇敬之情站出班列。”说吧。”
嬴正点头示意。”自古以来,天下分裂,各国纷争,战火从未停歇。
然而,自从大王与太子降临世间,由大王治理国家,太子征战四方,终于实现了六国归一、天下大同。”
“这样的丰功伟绩,奠定了千秋万代的基业。”
“大王堪称旷古烁今的第一人。”
“千古无双的王者。”
“大王的功绩远超历代君主,仅以‘王’称之已不足以体现大王的威严与气势。”
“臣认为,大王应当晋升为天子,以天子之名统领万民。
自古以来,虽然王侯众多,但只有天子的地位高于一切,唯有‘天子’之名才能彰显大王的威望。”
蒙逸语气中充满钦佩地说道。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无不心生震撼。”蒙大人所言极是,我等附议。”
“当今大王的称号已不足以匹配其身份,唯有‘天子’才相得益彰。”
众臣一致赞同。
自古以来,天下分崩离析,各国虽有君王,却并非每个国家都有天子。
昔日周天子享有至高无上的尊荣,而今大秦一统天下,嬴正理应晋升。
听到群臣的响应,嬴正嘴角浮现一抹欣慰的笑容。
确实,他开创了前所未有的统一局面,超越了所有先贤明君。
古往今来,谁能与他比肩?
“父王的功绩远非‘天子’二字所能承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