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
嬴正冷笑一声,厉声道:"宗室除擅权夺势外,还有何作用?李姬之乱、嫪毐之乱时,宗室何在?"
"让寡人子女受你们教导,结果如何?对大秦有何贡献?"
"再说,私生子便无身份?"
"现在,寡人告诉你——"
“寡人已非昔人,如今阿房为大秦王后,后宫之首,母仪天下。
她所出之子,便是大秦嫡子,亦是嫡长子。”
“至于你说的功业?”
“寡人再告诉你。”
“灭六国、定天下的功绩算不算?”
嬴正冷声说道。
声音在宗庙回荡,震撼人心,传遍群臣耳中。
至此。
嬴正提及的夏玉房之子已然显现,清晰呈现在众人面前。”他……他竟然是……”
嬴傒脸色骤变,目光呆滞地望向李奇。
浮苏、胡害,以及那些不知李奇身份的朝臣,都将视线投向了李奇。”他……李奇。”
“他怎会是公子?”
“他怎能是大王之子?”
“这怎么可能?”
满朝文武震惊不已,不敢相信。”不,这绝无可能。”
“李奇怎会是父王之子,怎会是我的兄长?”
“这根本不可能。”
“他该是外臣,怎成公子?”
“既是公子,天下还有谁能与他争?谁能胜他?”
浮苏、胡害及诸位公子皆大吃一惊。”哈哈!”
“武安君的身份终于揭晓。”
‘从此不必遮掩。
’
蒙武、王简、桓漪齐声大笑。
蒙逸、韩非亦开怀而笑。”这是何意?”
“难道你们早已知晓?”
“武安君竟是长公子?”
冯去疾、李牧和几位与李奇有旧交的官员疑惑地望着蒙逸等人。”正是如此。”
“此事我们早有耳闻。”
“只是大王下令,待天下一统,由大王亲自认亲。”
“就连李奇或许也是昨日才得知。”
知情者纷纷笑道。”武安君为嫡长公子。”
“此乃大秦盛事。”
冯去疾、李牧等人内心震撼。
李牧听到了李奇当年劝降时的话语:“我追求的是民族统一,永息战乱,共同抵御外敌,异族才是我们的宿敌。”
“如果当今君主无法惠及天下,公平待人,总有一天,我会让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同样得到公正对待。”
想到这里,李牧激动地说道:“好,真是太好了!将来由武安君治理国家,定能实现平等施正,他值得我李牧以死相随。”
然而,在众臣震惊之时,也有人因支持李奇而感到兴奋。
唯独一人,内心复杂,满是绝望。”这怎么可能……”
李斯脸色惨白,难以置信。
他从未将出身寒微的李奇放在眼里,却没想到短短数年,此人从一名普通士兵崛起为权倾朝野的大臣,如今更是被立为太子。
这种转变令李斯深感懊悔,自己竟亲手将这个强有力的对手推向巅峰,并且与其结下不可调和的矛盾。
即便后悔药存在,他也无力改变。
嬴正冷笑地看着嬴傒,想知道这位皇族首领,昔日反对册立自己正妻之人,面对如今的局面有何说辞。
嬴傒沉默片刻,最终苦涩地承认:“臣无言以对。”
若是其他庶出皇子,即便今日获封嫡长子,嬴傒或可通过军功不足等理由反驳。
但对于李奇而言,其赫赫战功无人能质疑。
他平定六国、统一四海、诛杀列国君侯、覆灭敌军将领的伟业举世皆知。
这些辉煌成就奠定了李奇无可撼动的地位。
千古功业,世人皆晓。
宗室首领又有何德何能,妄图否定李奇?他岂配如此?
“诸卿,还有什么话要说?”
嬴正冷哼一声,目光扫过满朝官员。
他此刻多么期盼有人站出来,哪怕一个,让他借此立威,杀鸡儆猴。
然而。
嬴正低估了自己儿子的威望。”臣等无言以对。”
先前支持浮苏、胡害的群臣个个面露惧色,噤若寒蝉,因他们毫无反驳的理由。
在大秦,在天下,
武安君李奇的威名仅次于嬴正。
身为嫡长子,凭借其声望、军中威信及赫赫战功,谁能阻挠他登基太子之位?
此时若有人站出反对,无异于自寻死路。
所有人都被嬴正父子的强大气场震慑。”看来我错估了奇儿的影响力。”
“灭六国、定天下的功绩足以令天下臣服,更别说这些官员。”
看着群臣的惊恐沉默,嬴正心中略感宽慰。
原计划是以鲜血清洗宗庙,以反对者之血巩固李奇的太子地位。
但现在看来,
嬴正误解了李奇的实际影响力。”武安君恢复王族身份,荣归故里,可喜可贺。”
“李奇继任太子,臣等同意。”
蒙武率先站出高声说道。”臣附议。”
王简、桓漪、李牧、屠睢等一众大将齐声响应。
随后,
尉缭、蒙逸、冯去疾、韩非以及与李奇交好的大臣们也相继站出附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