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出口后,嬴正神色微变,心中隐隐不安。”难道你觉得我会负义忘恩?你是担心留在我身边会有危险,才想借机远离朝廷?”
嬴正声音有些发颤,目光锐利地注视着他。
若李奇真这么想,嬴正内心定会失望。”非也。”
李奇摇头否认,“大王绝非薄情之人。
臣请求戍边,确有自保之意,但这并非因害怕大王,而是不愿卷入纷繁复杂的朝局之中。”
“天下太平,臣留在朝廷毫无用武之地。
与其与那些心怀叵测的大臣争斗,不如远离是非。”
“况且天下既定,大王也该考虑立储之事,臣无意参与其中。”
李奇坦率地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这一番话反而让嬴正动容。”其实今日召你前来,是有件事情要告诉你。”
看着态度坚定的李奇,嬴正明白不能再隐瞒。”什么事?”
李奇也来了兴致,嬴正的表情显得庄重,显然事关重大。”你不是一直在找令尊的下落吗?”
嬴正盯着他,仿佛要看穿他的情绪。”是的。”
李奇点头承认,“可惜至今毫无头绪。”
“寡人得知了一些关于你父亲的消息。”
嬴正神情紧张地说道。
话音刚落……
此言一出,李奇先是一怔,随即眼中闪过强烈的求知欲,高声询问:“他是谁?又在哪里?”
“对于他,你是否心存怨恨?”
嬴正忐忑不安地问。”或许有一点吧。”
李奇平静下来后说道,“但我已不是孩子了。
如果他能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当年为何抛下我和母亲,也许我就不会怨恨他。”
李奇点头承认:“母亲临终时把玉佩给了我。
那玉佩分作两半,一半给了燕儿,另一半我一直随身带着。”
说着,他从怀中取出那枚承载父亲线索的玉佩。”大王,”
李奇请求道,“这玉佩属于秦氏家族,他难道也是秦氏族人?”
嬴正接过玉佩,目光柔和了许多:“很久没见到它了。”
看着手中玉佩,嬴正回忆起往昔,嘴角微扬:“实际上,你的父亲并非有意舍弃你们母子。”
李奇静静听着,未发一言。”你父亲和你母亲自幼相识,情同手足,感情深厚。
只是他们幼年经历坎坷,常受欺凌,生活动荡不安。
那时的他们每天都在忍受那些恶霸的欺压。”
嬴正握着玉佩继续说道:“然而你母亲非常坚强,尽管身为女子,却展现出丝毫不逊于男子的勇气。
每次有人欺凌你父亲时,她总是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威胁。
相比之下,你的父亲显得太过软弱。”
李奇凝视着嬴正,内心五味杂陈。
追忆往昔,双眼泛红,几滴泪水悄然滑落。
这些细节,嬴正未曾察觉,但李奇却看得分明。”难道……”
李奇心中惊疑,“这绝不可能。”
他轻声呢喃:“秦始皇深爱的是阿房女,怎会是我母亲?我母亲名为冬儿。”
难以置信的念头涌上心头:“我……难道是秦始皇的儿子?”
看着嬴正眼中噙泪,诉说先父旧事,李奇已明了真相,却又不敢轻信。
然而,嬴正的目光全然落在手中的玉佩上,浑然未觉李奇神情变化。
他低声回忆:“你母亲在他十岁时便与他相伴,那时你父亲尚且软弱无能,连保护母亲都做不到。
但他内心有梦,这成了他努力的动力。”
“他渴望变强,为母亲争取整个天下。
后来,你祖父派人接他回咸阳,封他为太子。
他得知此消息时欣喜若狂,以为命运终于眷顾。”
“可你母亲并不如他所想般喜悦,毕竟她出身卑微,怎能匹配如此尊贵的身份?”
“你父亲却未能理解你母亲的心思,只见到她的表面欢喜,却不知她内心的隐忧。”
“那一日,在李国寒郸,你父亲向你母亲承诺,若将来登基称帝,定让她成为后宫之主,母仪天下。”
“初到秦国时,他满心憧憬,仍沉醉于对母亲的美好设想之中。”
“那时,你父王确实有些糊涂。”
“夫人过誉自身,也低估了世事艰难,低估了朝廷的力量。”
“自祖王仙逝,你父王继承王位,成为了一国之主。”
“那是他登基首日,临朝之前,他还对你母妃说,今日他身为王的头等大事,便是立你母妃为后,完成他早年的承诺,让其母仪天下。”
说到这里,嬴正双眼已泛红,泪如雨下。
若非情感至深,他怎会如此失态?又怎会在李奇面前全然没了王者的威严。”然而——”
“一切尽是他父王的妄想,他太过愚昧,太过自负。”
“当他向满朝臣子宣布立你母妃为后时,他以为众臣会随声附和,毕竟他已是王,高高在上,无人敢违逆。”
“可他错了。”
“他虽名为王,却无实权,不过是个空壳罢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