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今日决意,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集天下权力于朝廷,由寡人独揽大权。”
见满朝文武默不作声,嬴正暗自得意,随即庄重宣布。”大王英明!”
李奇毫不迟疑地高声响应。
他身后五大上将亦纷纷附和。
由此可知,李奇在几位上将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其权势之重,连坐镇一方的将领都对其极为信赖,根本无力抗衡。”李奇啊。”
“翅膀倒是长硬了。”
“竟敢公然对抗朝议,更当众呵斥长公子,实在无礼至极。”
“若李奇继续留在朝中,受王宠信,将来我们这些人恐怕无处容身。”
“日后务必寻个时机压制李奇。”
“如今天下已定,军队的重要性逐渐降低,未来的江山属于文臣,怎能容许李奇这样的武人胡作非为……”
众人注视着李奇离去的身影,眼中尽是忌惮与怨恨。
不出所料,今日李奇提议废除分封制,直接触动了他们的利益核心。
他们怎能不恨?
这或许是李奇今日当众呵斥百官、指责浮苏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此得罪权贵,想必他们不会善罢甘休,即便父王派遣我戍边,他们也会推波助澜,将我调往偏远苦寒之地。
对他们来说,这有何不可?
“大王英明。”
“臣等赞同。”
此刻,满朝文武齐声附和,废除分封制已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
浮苏端坐殿上,神情黯然,眉宇间透着失落。
被李奇不留情面地痛斥,再次让他对自己的礼仪学问产生怀疑——学习这些东西究竟有何意义?
李奇斥责他是不肖子孙,不顾秦国根基,似乎确实如此。”或许正如李奇所说,除了父王之子的身份,我一事无成,于秦、于父王皆无所贡献。”
浮苏苦笑自语。”幸有奇儿归来。”
“若非他,想揭穿这些奸佞并非易事。”
“然而。”
“看他今日遭到众人如此敌视,若我公开身份,他们必不会袖手旁观。”
“明日,将是大秦动荡之日。”
嬴正心中思忖,目光扫过满朝文武,寒意逼人。
或许。
明日过后,这朝堂之中将损失大半势力。
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已成为定局。”为了大秦万世基业,今日既然武安君与诸位上将军都在场,或许可以确定太子人选。”
“当年大王曾说,武安君归来之日,就是太子确定之时。”
王绾再次出列,高声奏报。
他对废除分封制感到非常不甘,对于浮苏继任太子一事,他必须全力以赴。
他年事已高,可能在朝堂的日子所剩无几,因此他想促成浮苏登基为王,他相信王氏家族必将兴盛。”相邦所言有理。”
“臣等赞同。”
“天下安定,正是确立太子之时。”
“请大王立储,定王后,以稳固国本。”
朝堂中文武官员大多附和。
听到众人议论,蒙武、王简、桓漪都将目光投向李奇,知情者心中充满期待。”天下统一之日,也是大王与武安君相认之时。”
“现在,这个时刻终于到来了。”
“不过,武安君尚未认祖归宗,而且如果大王直接宣布,显得过于仓促,或许大王会先与武安君商谈,再完成认祖归宗,最后确定太子。”
几人心中默默思虑。”不甘心分封制被废除?又想争夺太子之位了。”
“王绾,看来寡人确实低估了你这老臣。”
嬴正目光冷峻,盯着王绾。
但王绾低着头,不敢直视嬴正。”明日,百官前往宗庙,寡人将公布太子人选,并册立王后。”
嬴正冷冷扫视众人,厉声说道。”此外,让武安君到章台宫一趟,其余人退朝。”
这句话不容置疑。
说完,嬴正转身离去。
嬴正转身离殿而去。”皇帝今日召见所为何事?述职抑或他故?”
李奇心中思索着。
待嬴正离去后,蒙逸、韩非、冯去疾等人随即走近李奇。”武安君。”
众人纷纷拱手行礼。”何必拘礼。”
李奇含笑说道。”哈哈……”
“武安君此番为大秦立下大功。”
冯去疾笑道。
他虽位列九卿,却因外派已久,难得回朝。
若非皇帝召唤,他似也不该久留。
因此,其弟冯劫已赴齐楚任职。”冯公过誉了。”
李奇温和回应,“身为秦臣,理应尽职。”
寒暄之后,众人未再打扰李奇面圣,尤其是蒙武、王简等人,更不敢耽搁父子相认的时机。”自今日起,”
李奇喃喃低语,“大秦即将迎来巨变。”
蒙武、蒙逸、王简等人凝视李奇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复杂难言,既有忐忑,亦充满对未来的期待。
章台宫中依旧如往常般凌乱,孩童玩物散落四处。
可想而知,这定是李奇两子所为。
章台宫,历代秦王寝居之所,向来庄严神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