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王非英主,本君断定他会投降。”
“末将相信君上。”
屠睢高声道,“齐国必降无疑。”
“接下来,只需静候佳音。”
李奇微笑道,“本君给他十日时限,如今只过了四日,尚有六日。”
时间悄然流逝。
对齐国来说,这短短十日却极为煎熬。
他们除了投降或顽抗,别无选择。
第七日,墨城。
忽然间,城门大开。
一队队齐军走出城外。
领军的齐国上将军田平——田忌之后裔——率领众将缓步而出。
对面,则是黑压压的大秦军阵。
李奇立于战车之上,目光如炬。
田平双手捧剑,带着部将缓步前行,直抵李奇面前。
七日时光虽短,但齐王终究难敌亡国灭族之危,决定投降。
得到王命的田平立即开城投降。”败将田平承王旨意,率军出城向大秦武安君投诚。”
“今。”
齐城守军三十万出降,田平持剑至战车前,向李奇行礼请降:“恳请武安君念及同宗之情,接纳败军投降,莫兴杀戮。”
数十名齐将随之奉剑,神情紧张。
李奇下战车,扶起田平,言:“将军之剑,岂可轻弃。
本君接受齐国投降,并承诺齐国归顺后,绝不会滥施杀戮,秦对齐民必公正以待。”
田平称谢,称齐王在临淄相候,盼李奇前往受降。
李奇命桓漪、屠睢率军入城,嘱咐不得苛待降卒。
齐国至此归于秦。
……
齐都临淄。
齐王袒露上身,手持长剑与玉玺,文武百官随其后。
李奇昂立于前,威严逼人。
齐王走近,李奇取下他口中玉璧,再接玉玺,言:“多谢秦王与武安君成全,让齐国有存续之机。”
“现在。”
“齐王田建率领满朝文武,四十多万将士,以及数百万子民向大秦投降,愿意成为大秦的臣属。”
“请武安君代表大秦接受。”
“为了齐国苍生,为了天下太平。”
“接受田建投降。”
齐王田建带着复杂的情绪跪在李奇面前,说道:“恳请武安君接纳我国投降。”
在他的身后,齐国文武官员也纷纷跪下,齐声高呼。
一种深重的哀伤笼罩着所有人。
他们如何能释怀?
“本君代大秦接受齐国投降。”
“从此以后,天下再无齐国,唯余大秦的齐地。”
“本君履行对齐国的承诺,绝不滥杀无辜,广施仁德,并赐予齐王一族富贵一生,齐国文武各得其位,各展其才。”
李奇接过田建手中的王剑,庄重宣布。”田建感激秦王和武安君的厚恩。”
齐王田建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语气中满是苦涩。”齐国,终是灭亡了。”
在这一刻,李奇也感到轻松了一些。
灭楚之后仅数月,大军便转战齐国。
这对李奇来说是巨大的压力,同样也压在秦王嬴正身上。
连年的战事已使秦国财正紧张。
若非大秦有六世积累,国力强盛,恐怕早已陷入穷兵黩武的境地。”齐国田氏一族。”
“终究不是真正的齐国正统。”
“说起来,他们也是通过篡权才夺取了本该属于姜太公后裔的王权。”
看着眼前失意的田建,李奇心中冷笑。
田氏篡齐,在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
他们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历经多代努力,最终成功篡权一百多年,夺得了王位。
他们使得齐国百姓只认田氏,不再承认姜姓的王权。”都起来吧。”
李奇回过神来,对田建及齐国文武说道。”感谢武安君。”
众人慌忙回应。”武安君,归降之后,我还能留在临淄吗?”
田建忐忑地望着李奇询问。”齐王何必如此说笑。”
“若让你留在此地,大秦又如何能掌控这片土地?”
李奇带着几分笑意瞥了田建一眼。
齐国上下虽未公开反抗,但暗中定然心思各异,有些人仍存不甘之心,让他继续留在齐地岂非平添麻烦?
田建听完此话,心中难免失落。”请齐王宽心。”
“你选择归顺大秦,不仅免去战乱之苦,更是大功一件,大王必定厚待于你。
本君已奏明大王,会为你寻觅一处佳地,齐国王室可世代安居,永享荣华,无人敢冒犯分毫。”
“此待遇与那些被囚于咸阳的诸族截然不同。”
李奇笑容和煦。”如此甚好。”
“多谢武安君。”
田建终于放下心来。
依他所知,凡被大秦吞并的诸族皆被拘押咸阳,监管森严,稍有不慎便有性命之忧,一举一动尽在监视之中,几乎丧失自由。
而李奇提到的安排,无疑令他感到些许宽慰。
毕竟相较其他亡国之君,他已是极为幸运。
面对强秦之势,原本无力抵抗,如今得以保全宗族已属难得。”无须客气。”
“这是你应得的。”
李奇温和一笑。”武安君,宫内保存着齐国户籍簿、军备名录以及地图等要件,我已悉数呈交于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