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藏着海量的资源。”
李奇目光中闪过一丝向往。
在中原这片土地上,面对敌国和百姓,李奇虽屡获胜利,却始终保持节制,从未滥杀无辜。
在他看来,这些百姓与士兵同属炎黄子孙,是未来的子民与兵源。
但对异族,李奇毫无宽容之心。
他坚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在他心中,异族的存在是威胁,若有一天他掌控天下,必将彻底清除异族隐患。
咸阳,秦王殿内。”好!好!”
“武安君果然不负大秦支柱之名,是我不可或缺的重臣。”
“仅用一年。”
“便让楚国灰飞烟灭。”
“哈哈哈!”
嬴正手握楚地传来的捷报,放声大笑。
朝堂之上,众臣早已习以为常。
自李奇入仕以来,捷报频传,每一份军报都彰显他的赫赫战功。
多年来,李奇为秦国立下无数功劳,无论是军队还是朝廷,无不尊他为战神、常胜将军。”臣等祝贺大王。”
“武安君再创灭国之功。”
“从此天下仅剩齐国未平,一统之局指日可待。”
“大王将成就万古功业。”
满朝文武齐声道贺。”大秦今日之盛。”
“非孤一人之力,诸位功不可没。”
嬴正开怀畅笑。
李奇再建奇功,身为父亲的自然喜悦非常。
一年前,得知李奇起兵,他趁楚国内部动荡推波助澜,此计令嬴正深感欣慰。
然而,嬴正本以为灭楚需耗时长久,要打持久战,可如今短短一年,李奇再次带来巨大惊喜。”启奏陛下。”
“武安君再立灭国之功,理应受赏。”
蒙逸出列,高声奏报。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露羡慕之色。
李奇屡次立功,必受厚赏。
但李奇如今位极人臣,爵至彻侯,掌控秦国军权,已到无可再封的地步。”准奏。”
“武安君再立灭国之功,理应受赏。”
嬴正欣然同意,随后严肃宣布:“赐武安君黄金万两、锦缎万匹、奴仆万众,并赐楚国、燕国、魏国公主为妾。”
“陛下英明。”
面对嬴正的赏赐,群臣虽有嫉妒,却无异议。”武安君李奇真是福泽深厚,如今除了齐国公主,各国公主尽为他的妻妾。”
“尽管这些国家已亡,但她们仍是公主。
能娶一位公主已是难得,而李奇竟娶得如此多,实乃天恩眷顾。”
“陛下有几位公主,或许将来会将武安君招为女婿,以示更大恩宠。”
群臣心中难免有所不甘。”启奏陛下。”
“如今楚地已定。”
“粮草辎重是否无需再征?目前运往楚地的粮草,足供三大营三月所需。”
“继续输送。”
嬴正却摇头否决。”陛下,”
“这些年,我大秦连年征战,灭韩时粮草消耗过半,灭李后所剩无几,若再战下去,恐难支撑。”
秦相王绾忧心忡忡地上奏:“如今灭楚之战已耗尽我大秦多年积蓄,后续粮草需从各地加派赋税勉强支撑。
百姓因粮草短缺苦不堪言,连年征战更使国库空虚,若再持续用兵,恐难以为继。”
“武安君已挥师攻齐。”
嬴正沉声宣布。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陛下!”
王绾面露焦虑,“请立即下旨阻止武安君。
我军刚平定楚地,急需休整补充粮草。
此时贸然出征,实属劳民伤财,望陛下三思。”
“王相所言极是。”
李斯亦出列附和,“目前关中、蜀地尚需时间恢复生产。
请陛下以社稷为重,暂罢东征。”
众人纷纷劝谏,朝野上下一片反对之声。”齐国是我最后的对手。”
嬴正目光坚定,“此战必胜,天下归一。
从此四海升平,万民得以安居乐业。
为达此目的,务必将全国之力筹备六十万大军半年之粮草。”
秦王正看着满朝文武的质疑,神色平静。
他手中紧握的捷报上,不仅有战报,还有李奇亲笔写给他的信。”攻齐重在攻心。”
“臣认为齐王胆小,不敢以宗族性命为赌注。”
“请给我三个月时间,助大秦完成统一。”
这是李奇对秦王的承诺。
信中语气坚定,可见李奇对此战志在必得。
秦王怎能不支持?
“大王,齐国尚有数十万大军,仅凭三个月时间,实在难以灭齐。”
“此事绝无可能。”
王绾苦笑着摇头。”三个月粮草,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保证。”
“若三个月后未能灭齐,寡人便下诏停战两年。”
“寡人相信武安君不会令寡人失望。”
秦王目光如炬,掷地有声。
这句话毫无转圜余地,让王绾即便心有不甘,也只得点头应允。”臣领旨。”
王绾俯身一拜,神情疲惫。
百官皆面色沉重,尤其文臣们,未来的日子将格外艰难。”奇儿,你绝不能让你父亲失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