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武煞典

作品:大秦:长公子,铁血铁骑破六国|作者:1困呼呼|分类:玄幻|更新:2025-07-01 03:22:22|字数:8200字

今秦若犯境,三国必将联手御敌。”

“然……燕国对秦所为实在失策,竟派刺客行刺秦王,令秦有借口兴兵。

齐国又怎能贸然出战?”

“此事实乃燕国自取其咎。”

齐相后胜叹道:“燕太子年幼无知,致生祸端。

我王亦忧心忡忡,但若齐王坐视燕亡,唇亡齿寒,日后齐亦难保。”

“寡人有个提议。”

齐王开口道:“若楚国肯出兵,则寡人可从。”

“这……”

燕使顿感绝望。

他在齐都滞留数月,虽屡次觐见齐王,提及出兵,却总是被齐王与齐相推托,实在无奈。

楚国方面同样如此。

楚相李园亦表明态度:欲楚发兵,必先齐动,双方彼此推脱。”齐王陛下,求您救燕国一命!”

燕使伏地叩首,苦苦哀求。

然而,齐廷无人响应。

就在此时,

“报!”

“燕国急报!”

一名楚国士卒快步闯入大殿,手中紧握一份军报。”呈上来。”

齐王建挥了挥手。

身旁侍立的宦官立即捧起军报,毕恭毕敬地递至齐王面前。

齐王展开军报,瞬间面色苍白。”燕国已被秦国吞并。”

“燕王死于秦将之手。”

齐王声音颤抖地说道。

此言一出,齐国朝臣皆惊。”我大燕竟如此……”

“这绝不可能!”

跪伏在殿内的燕国使者满脸惊恐,充满绝望与不甘。”丞相!”

“如今该当如何?”

齐王将目光转向后胜。”大王莫忧,秦国伐燕因名正言顺,我齐国素来与秦交好,秦断不会对我齐国生事。”

后胜心中一紧,连忙说道。

此时。

楚国朝堂之上。

年幼的楚王端坐王座,尚不懂正事。

阶下众臣之中,楚相李园紧握一份来自燕国的战报。”燕国已为秦所灭。”

“诸位有何见解?”

李园环视群臣。

仿佛他才是楚国真正的主宰。

楚国一向权力分散,为七国中较为特殊的存在。

后来楚亡,留下“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之说。

所谓三户,即楚国三大权贵家族,皆为楚氏分支,掌控楚国核心权力。”丞相!”

“燕国之败,实属自取其祸。

刺杀秦王之举给了秦伐燕的理由,然我楚国与秦并无深仇,且秦虽强盛,我楚亦不逊色,秦有百万大军,然吞并诸国后需分兵镇守,疲于奔命。”

“我楚幅员辽阔,六十余万甲士,何惧秦哉!”

一员楚将挺身而出,高声说道。”说得对!”

“秦虽强,我楚亦非弱者!”

燕国灭亡,实乃自身所致,与我国无干,秦军出征正当其理,我楚国亦无须介入。

朝中群臣相继附议。

李园点头称是,心中不再存疑。

转眼一月过去,燕国旧都蓟城。

李奇端坐于朝会大殿前的台阶之上,下首聚集着众多将领。”启禀君上,”

屠睢兴奋地汇报,“燕国大部已被我军攻破,全境已归入我秦统辖。”

“燕国覆灭,远超吾之预料,诸位劳苦功高。”

李奇淡然一笑。”此事能成,燕丹功不可没。”

章寒接口笑道。

众人齐声附和:“章将军所言极是,燕丹当居首功。”

燕丹,在秦军眼中不过是个笑柄。

他轻视秦军实力,以为兵力占优便能取胜,集结全国力量与李奇决战,结果只能自食恶果。”敌可自负,我军切不可轻狂。”

李奇严肃指出。”末将铭记君上教诲。”

诸将齐声应诺。”此次君上平燕,再建不世之功,不知大王对武安君将如何封赏?”

任嚣满怀期待地问道。

听闻此言,众将皆面露期待。”君上现为关内侯,燕事既毕,大王定会晋封武安君为彻侯,位列我秦第一等。”

屠睢恭敬说道。”正是如此,君上之功,当得彻侯!”

将领们激动不已。

响应众将的期盼。”武安君听令。”

“王使之至。”

一名亲卫急匆匆入殿,兴奋地禀报。

随即,几位禁卫进入大殿,其中领头者手持王诏,神情庄重。

见状。

李奇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刻起身趋前,深深一拜。

周围诸将亦随之俯身行礼。”臣等恭迎王诏。”

众人齐声高呼。”秦王诏曰:武安君李奇再建灭国奇功,功在千秋。”

“现晋封彻侯,享受彻侯待遇及食邑,可组建八千私兵。”

“赐封雍城全境。”

“赐万金、万匹布帛,赐良田万亩。”

“赐五千奴仆。”

“更赐予统领我大秦五大军营之权。”

“执掌百万大军,统率全军。”

禁卫高声宣读王诏。

诏书之声刚落。

整个燕国朝廷一片寂静。

李奇的手下将领个个面露喜色,目光中满是震撼与难以置信。”君上果然晋升彻侯,还获准统领百万大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秦:长公子,铁血铁骑破六国》,方便以后阅读大秦:长公子,铁血铁骑破六国第127章 武煞典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秦:长公子,铁血铁骑破六国第127章 武煞典并对大秦:长公子,铁血铁骑破六国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