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再灭一城

作品:大秦:长公子,铁血铁骑破六国|作者:1困呼呼|分类:玄幻|更新:2025-07-01 03:22:19|字数:8086字

嬴正听后大笑,感慨统一大业指日可待。

蒙逸出班奏报,称武安君立下新功,建议重赏。

嬴正点头同意,并决定给予武安君前所未有的权势,为将来身份揭晓做好准备。”传旨,晋封武安君为彻侯。”

秦王宣布道。

此言一出,满朝震惊。

彻侯乃秦国军功体系中的最高等级,就连商鞅和白起也未能获得此殊荣。

随后,秦王继续宣布对武安君的赏赐:亲卫扩充至八千人、封地雍城全境、财富万两、良田万亩、奴仆五千人,并授予统领五大军营、指挥百万大军的权力。

李斯闻言,深感失落。

他曾错失机会,如今后悔莫及。

而秦王的旨意还未结束……

当这份厚重的恩典降临,朝中百官无不震惊,尤其是听到将统领百万秦军以及统管全国军队的决定时,众人更是心生波澜。

每位大臣都感到震撼不已。

这……这几乎已是给予臣子所能达到的最高权力了。

即便是昔日赫赫有名的武安君白起,在权力上也无法与如今的李奇相比。

白起当年统领的不过是一支作战大军,而李奇则是直接掌控五大军营。

雍城、函谷、蓝田、寒郸、代地,这五大秦军主力营盘尽在其掌控之中。”臣启奏陛下。”

“册封武安君为彻侯已是极高荣誉,再赐其统领全国军队,是否稍显过重?”

“毕竟武安君年仅二十有余。”

王绾忍不住出言质疑,声音洪亮。”臣附议。”

“武安君年纪尚轻,且我大秦从未有过如此高位的臣子,军权集中,岂非有损王权?”

李斯亦站出来,补充道。”臣也认为此封赏过重。”

“恳请陛下慎重考虑。”

越来越多的大臣相继出列,纷纷进言劝谏。

然而,就在此时,蒙逸、韩非、冯劫等人,甚至刚从鬼谷归来的尉缭也站了出来。”大秦灭四国,武安君居功至伟,其威名已获百万秦军拥戴,若有他统率全军,必能增强士气,助我军早日灭齐楚。”

蒙逸高声奏道。”臣附议。”

“武安君才能卓绝,由其统率全国兵马,定能整合军力,助秦国成就霸业。”

韩非立即附和。”臣附议。”

“武安君的功劳,需以重赏彰显,方能稳固军心。”

冯劫说道。”大秦军功制度明确,有功则赏,有过则罚,武安君的战功空前绝后,统领全军实至名归。”

尉缭大声奏明。”臣等附议。”

“武安君的功绩足以匹配这一地位。”

又有不少大臣随之附议,慷慨陈词。

朝堂之上,顿时形成两派对立的局面。

一派反对,一派支持,双方势均力敌。

然而,最终的决定权掌握在嬴正手中。

对于外臣来说,嬴正或许不会给予如此重大的封赏,即便是敕封彻侯,也已达到极致。

然而,李奇是他的亲生子,未来的整个大秦都将属于他,嬴正又怎能不加以封赏?如今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给李奇铺平道路,使他将来成为储君时毫无阻碍。

就在嬴正准备作出决断之际,大殿之外出现了三个人影。”武安君统领我大秦全军,臣深表赞同。”

其中一人高声说道,正是王简,“武安君的能力远超我们,对此,我心悦诚服。”

紧接着,桓漪也开口:“王简上将军所言甚是,我完全同意。

武安君为大秦消灭各国,立下了无数功勋,足以统领全军。

换作他人,我桓漪绝不会服气,但对武安君,我心服口服。”

“我也表示同意。”

蒙武接着说道,“武安君统领全军,天下大秦锐士无不折服。”

这三人,正是大秦的三位上将军。

在李奇尚未入伍之时,便已是朝中权臣,军中的威望同样极高。

若他们联合反对,李奇统率全军仍会有阻力。

但此刻三人一致支持,李奇掌控全军之事再无障碍。

显然,对王简和桓漪而言,此举似乎是为了回报李奇昔日的情谊。

若非李奇在代地出手相助,他们恐怕难以击破李牧,必须付出更大的代价。

至于蒙武,他深知李奇的身份,怎会阻止其登上高位?

归根结底,今日三人齐聚咸阳,纯属偶然,并非有意为之,却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听到三位上将军的话,嬴正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原本打算一锤定音的决定,因三人的同意,朝臣们再无异议。”他们为何会在此时出现?”

看到三位上将军的身影,那些持反对意见的朝臣们顿时感到无力。

既然军中三大上将军都同意,他们还能说什么呢?

“三位上将军的话,你们听到了吗?”

“军中上将均无异议,你们还有什么理由反驳?”

嬴正将视线转向王绾及其他持反对意见的大臣。”起初诸位担忧军中会有异议,但目前来看,武安君在军中的威望已无人能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秦:长公子,铁血铁骑破六国》,方便以后阅读大秦:长公子,铁血铁骑破六国第125章 再灭一城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秦:长公子,铁血铁骑破六国第125章 再灭一城并对大秦:长公子,铁血铁骑破六国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