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喜喘着粗气,“若你事先告知于我,我怎会允许你犯险?”
“儿臣之错,在于未能得上天眷顾,为何老天偏袒嬴正?”
燕丹仰头大喊,眼中闪过一丝不甘。
燕王喜长叹一声,手中的动作却未停歇。
直至此刻,他依然坚守初心。”荒唐。”
“寡人视你如畜生。”
燕王喜听罢,愈发震怒,咆哮着欲再度动手。
然而,燕国上将军庆秦立即上前。”大王息怒。”
“若您继续施加责罚,太子恐将一蹶不振。”
“如今局势已成定局,应尽快集结全国之力抵御强秦,否则我国危矣。”
庆秦高声说道。”正是如此。”
“秦已发来战书,且秦王特指定武安君李奇为主帅,率军攻伐我国。”
“李奇灭三晋之事足见其才能,他若领军攻我燕国,比起蒙武、王简等人更为棘手。”
“我燕国确实需严加防备。”
“否则难以抗衡强秦。”
“恳请大王息怒……”
庆秦出面之后,众臣亦纷纷进言劝阻。
燕王喜面上怒气稍减,可望着倒地不起的燕丹,眼中怒火与怨恨难以掩藏。”畜生,逆子!”
“到今日仍未悔过!”
“可知令我国陷入绝境?”
“因你行刺秦王,秦国得以名正言顺攻打我国,我燕国因此背负不义之名。”
“你的行刺之举本属卑劣手段,致使秦起兵报复,齐楚两国也无从出手援助,此皆你所为。”
“难道你不自知其罪?”
燕王喜悲愤交加,厉声呵斥。”即便没有齐楚相助,我燕国将士亦能击退秦军。”
“我愿以命相搏,击破秦军。”
“我不会屈服于嬴正,更不会败给李奇。”
燕丹昂首,目光坚定。”你……”
燕王喜盯着燕丹,举起腰带欲责打,却最终放下。
他深知,自己悉心栽培的儿子竟这般不成器。
年纪相仿于嬴正,却毫无作为,似永远长不大的孩童。
燕王听闻李牧率军逼近边境,顿时大惊失色。
这位昔日李国的名将,如今投效秦国,麾下雄师所向披靡,无人能敌。
燕国上下一片哗然,皆因李牧威名远播,其战斗力远超燕国边军。”可那两位赴齐楚求援的大夫,至今未归?”
燕王焦虑地问群臣。
……
PS:恳请各位支持,您的每一份鼓励都是莫大的动力。”大王,”
一位燕国大臣说道,“我已遣使至齐楚,只盼他们能及时相助。”
燕王闻言稍安,但仍心存忧虑:“秦国志在天下,若齐楚袖手旁观,我们燕国便岌岌可危。”
忽报:“大王,齐国拒绝见我使臣,还斥责我燕国行径卑劣。
秦国使者早已先行抵达,成功游说齐王。”
接着又有急报传来:“大王,臣赴楚国,却遭拒之门外,楚王更下令驱逐我国使臣。
楚国亦无意出兵。”
燕王听罢,颓然叹息:“完了!燕国完了!”
燕王喜满脸绝望,轻叹一声:“齐楚最终还是没能挡住秦的攻势,他们难道不清楚秦的狼子野心吗?若我燕国被秦吞并,他们还能独善其身吗?”
他的声音中透着深深的无奈。
燕王喜沉默片刻,摇头叹息:“如今已无他法。”
面对秦军的强大压力,以及代地那些训练有素的边境骑兵,燕国根本无力抵抗。”父王,”
燕丹急切道,“请让我领军,我燕国将士同心协力,定能击败暴秦。
儿臣绝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然而,燕王喜却勃然大怒:“放肆!你竟敢在此妄言!你既无才能,又无领兵之能,有何资格出征?你配吗?”
燕王喜越说越怒,目光冷冽,显然燕丹的行为已让他极为不满。”大王,”
庆秦上前奏道,“如今燕国已无退路,唯有拼死一战或再度向齐楚求援。”
燕王喜眉头紧锁:“上将军,我燕国目前还有多少可用之兵?”
庆秦苦涩答道:“若集结所有兵力,最多三十万。”
燕王喜闻言,神情更加黯淡:“仅有三十万?”
他深知,秦国在寒郸的大营便驻扎着三十万大军,而代地的李牧同样统领三十万精兵,燕国兵力仅为敌方一半,如何对抗?
“若是调走北境的八万大军,是否能提高我军胜算?”
燕王喜眼中闪过一丝疯狂。
庆秦神色骤变,急切道:“大王,若撤走北境守军,东胡必定会趁虚而入。
眼下正值冬季,正是异族侵扰之时,如此一来,北境百姓将面临巨大危机。”
燕王喜沉思良久,喃喃自语:“国破则家何存?事到如今,我也顾不得许多了。
只要能击溃秦军,日后我会尽力补偿百姓,但此刻,秦才是我燕国最大的敌人。”
燕王喜目光中闪过一丝疯狂,令整个朝廷为之颤栗。”庆秦。”
“现赐你调兵虎符,统领我大燕所有可用兵力,迎击秦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