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正笑着望向李奇,满怀期待。”身为大秦臣子,这是臣的责任所在。”
李奇坦然接受。
当然不会错过这场战争带来的丰厚经验与奖励。”很好。”
“你之前助我平定三晋已有功劳,相信这次灭燕你也定不会辜负我的期望。”
嬴正稍作停顿,“待你休整一月后,即刻归营,筹备行动。
与灭魏时一样,我会给予你全权指挥的权力。”
他果断说道。”臣遵旨。”
李奇欣然领命。”天下广袤之地,大半已入我手。
只剩此三国,我便可统一天下,成就霸业,成为当世无双之人。”
嬴正再次凝视沙盘,豪情万丈。
其威严与霸气显露无遗。”不愧是千古一帝秦始皇。”
“果然气度非凡。”
“有人曾说,若是给秦始皇一张世界地图,他是否会将全球纳入版图。
若他能活得久些,或许真能做到。”
“不过,我还是保持沉默为妙。”
“在秦始皇乃至七国人心中,天下便是中原大地。”
“他们眼中的天下不过是沧海一粟,还有更多未知的国度,有些地方连秦始皇都未触及,但我相信我能做到。”
“若某日我统御四海,必开创武道盛世,重振天地灵气,让这片天地尽在我李奇掌控之中。”
李奇内心深处埋藏着这样的雄心。
然而如今,他尚需隐忍。
因他尚未拥有足以震慑四方的力量。”有时我也向往军旅生涯,驰骋沙场自在挥洒,而我虽君临天下,却被困在这深宫之内,不得自由。”
“天下万象皆由群臣呈报,而非我亲见。”
“壮丽山河,我竟未能亲身领略。”
凝视沙盘,仿佛天下局势尽收眼底,却又模糊不清。”确实如此,秦始皇所言无误。”
“王座确是囚笼,百官表面恭敬,实则各怀心思,皆以己利为先。
即便我亦如此,唯有将国家利益与臣子私利捆绑,方能激发其斗志。”
“秦始皇听闻的不过是百官奏章,他们上报的内容并非他真正想了解的真相。”
“底下官员多行不义,贪腐成风,这些秦始皇也难以察觉。”
“纵使法令森严,仍有胆大妄为之辈。”
李奇默默思索。
从秦始皇的话语中,他领悟到不少。”说起来,你常年领兵在外,从未参与过朝廷议事,对治国之道怎么看?”
嬴正转身问道。”臣只精于军略,对正务一无所知。”
李奇坦然作答。
此话属实。
他对正务毫无经验,也从不伪装自己。”身为武安君,只专精一事远远不够,正务能力你也必须提高。”
嬴正毫不留情地打断了李奇的推脱,直接说道。
李奇愣了一下,抬头疑惑地看着他:“武安君只需统帅大军、处理军务即可,为何还要涉足正务?白起当年不也只管军事吗?正务繁杂,与我何干?”
“今日朕要好好歇息,你就坐到朕的位置上去。”
嬴正指着龙椅对李奇说道。”什么?让我坐您的位置?”
李奇迅速瞥了一眼殿中的王座,随即摇头拒绝,“万万不可,这岂非逾矩?一旦被发现,必有人以礼法为由生事,连浮苏都会被牵连。”
“无妨,不会有人说什么。
章台宫本就是朕的家,朕在家又怎会被礼法拘束?”
嬴正语气坚定,显然已打定主意要李奇熟悉正务。
他用不容置疑的口吻命令道:“朕的儿子,未来的储君,怎能只懂军务?接下来,哪怕你不通正务,朕也会教你。”
李奇内心苦笑,却无可奈何,只能屈膝坐在了龙椅上。
这时代确实令人无奈,没有椅子,只能跪坐。”现在怎么办?”
李奇抬头望向堆满竹简的桌面,一脸迷茫地问。”替朕批阅奏折,有不明白的就问。”
嬴正没好气地说。
李奇暗自嘀咕:“秦始皇这是把我当免费劳力使唤啊,竟要我处理奏折,官大一级果然压死人。”
尽管不满,但李奇还是拿起桌上的一份奏折,展开阅读。
李斯上书道:“李、韩两地虽已归附,然秦法推行屡受抗拒。
两地愚民多不服我秦法,甚至与之对抗。
臣以为,应以严刑峻法震慑,使百姓不敢违逆。”
嬴正闻言问李奇:“你有何见解?”
李奇答曰:“不可。
此等事务,岂能由他人指手画脚?李、韩乃我亲自平定之地,自当因地制宜。”
嬴正笑道:“何以见得?”
李奇反问:“商鞅变法时,秦法推行可有阻碍?”
嬴正沉思片刻:“阻力极大,耗费两代人之力方得稳固。”
李奇点头:“李、韩之地亦如此。
秦法于彼处百姓尚属生疏,加之权贵煽动,恐生事端。”
嬴正又问:“那你意下如何?”
李奇笑言:“已有部署,乱局难起。
若一味杀戮,民心能服否?”
嬴正继续追问:“韩地三年,李地逾年,你们如何治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