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之开国,太祖朱元璋膝下子嗣虽多,却独以长子朱标为真亲子。
因其乃朱重八之子,其余则皆为朱元璋所出。
对嬴正而言,李奇亦有此意。
李奇原为李正之子,并非嬴正登基后所出,更因他为嬴正挚爱冬儿所生。
时光荏苒,旬月已过。
寒郸大营之中,喊声震天,五万大军齐训,大秦锐士的吼声响彻营内。
校场点将台上的章寒高声激励:"我大秦锐士,战场生死存亡之际,唯有搏杀之技可保性命。
当年上将军言:‘平日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今日之苦练,实为福泽。”
数月之后,李地渐稳。
归降的李军将士在李奇治下,未忘诺言,与新军同俸,待建功立业后即获正式军籍,享受秦人待遇。
即便今日,这些曾为奴籍者亦感恩德,毕竟昔日为李服役时,俸禄被层层盘剥,所得无几。
而在秦军中,此等苛刻现象早已不见,只余公平公正。
李军降卒已彻底融入寒郸大营,尤其是在营中还有不少原韩降卒,他们不仅成为秦军的一员,还多有获爵者,彼此间的共同经历让降卒们倍感安定。
近期,不仅是章寒统率的十万大军在操练,屠睢、任嚣两位将领也在加紧训练各自部属。
整个大营内训练有序进行,为将士们未来战场上的生存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此时,距离寒郸大营仅数百丈外,李奇正带领亲卫队返回。
亲卫军护送下,他驾驭着血虎,威风凛凛。
刚到营前,几个斥候骑兵便激动地疾驰而来,向守卫锐士通报:“上将军回来了!”
大营守卫闻讯,无不欣喜若狂,迅速清理道路准备迎接。
只见数千黑甲亲卫簇拥着李奇缓缓入营。
见到那标志性的血红坐骑,众人立刻确认这是他们的上将军无疑。
值守的百夫长立即下令开门,上百名锐士齐心协力清理障碍,迅速打开营门。
李奇作为军中传奇人物,深受敬仰,他在战场上从未失手,此等战绩令其威名远播。
麾下将士跟随他作战,晋升机会远超其他营区,每逢大战,士气高昂,无惧挑战。”速去通报三位将军。”
“上将军回来了!”
百夫长立即向麾下的精锐士兵下达命令。”是!”
众精锐立刻快步奔向大营。
片刻后,血虎的身影迅速靠近。
亲卫营也在大营外整齐列队。”参见上将军!”
随着李奇的到来,守卫营门的上百名精锐齐齐躬身行礼,目光中满是敬意。”不必多礼。”
李奇微微点头,对众人露出微笑。”多谢上将军!”
众人异口同声,情绪激动。
但对李奇来说,内心的激动远胜于此。”终于回到寒郸了。”
“在咸阳总觉事事不由己,如今回归故地,一切尽在掌握。”
李奇深吸一口气,心情舒畅至极。
在咸阳,王权的核心之地,权贵云集。
而在这寒郸,李奇统领数十万大军,掌控兵权,确切地说是两项重责。
这种权力远超以往任何一人。
在这里,他才是真正的主宰,无需顾虑,随心所欲。”屠睢他们现在如何?”
回过神来的李奇,看向百夫长问道。”回禀上将军,”
“三位将军正在操练将士。”
百夫长恭敬答道。
话音刚落,营中便传来整齐的喊杀声:“喝!喝!喝!”
“看来我离营期间,将士们的训练并未松懈。”
李奇满意地点了点头。
屠睢、章寒、任嚣,这三位历史上的名将如今皆为其所用,军务方面他完全放心。”上将军。”
“属下已派人通知三位将军,相信不久便会得到回复。”
百夫长毕恭毕敬地道。
李奇颔首,随后拍拍座下血虎的脑袋。
血虎会意,迈步朝点将台走去。
亲卫营则紧随其后,秩序井然入营。
点将台上,
“启禀屠将军……”
上将军归营的消息传来,守卫营门的锐士迅速禀报。
屠睢听后欣喜不已,即便李奇离开仅两月,却如同久别重逢。
章寒与任嚣同样接到消息,立即传达命令:大军暂停行动,副将随同前往迎接。
片刻之后,三将率部疾行,奔赴营门迎接。
中军大营内,诸将齐聚,翘首以盼。
当李奇策马而至,众将纷纷下马行礼。”末将恭迎上将军。”
诸将齐声高呼,神情振奋。
李奇下马入座,众人依次落座。
他温和一笑:“这两月可有变故?”
屠睢答道:“军心稳定,新旧将士和睦相处,训练井然有序。”
章寒补充道:“降卒已安于军旅,如今军中一片祥和。”
李境已平定,任嚣随后禀报:“这些时日,我们亦平息了不少乱象,皆因旧李权贵 ** 所致,不过只是一些小乱,并非大事。”
三位将领各自陈述李境近两月的状况,向李奇汇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