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无且点头表示认可。
能得到辛胜这样的助力,对李奇而言意义重大。
目前,李奇需要做的就是积蓄实力,为将来成为真正的嫡长子做好准备。”今日后山之事,除你我三人外,不得让旁人知晓。”
“你们明白吗?”
夏无且神情严肃地叮嘱。”放心吧,老夏,我绝不会多言。”
蒙武承诺。”末将亦会严守秘密。”
辛胜同样郑重表态。
距离李奇成婚还有四天。
接下来,需着手安排大王的居所。
显然,嬴正此行绝不会轻易离开李家村。
他已得知李奇是他的骨肉,李奇的子孙也是他的后代。
嬴正虽不轻易显露情绪,但他对血脉的重视显而易见。
即便宫中皇子公主众多,他虽未以父亲身份亲近,却常有赏赐。
然而,与李奇相比,这些皇子公主的身份大相径庭。
他们仅是嬴氏王族血脉延续的象征,而李奇则是嬴正与挚爱冬儿的亲生子。
未来,一旦李奇的真实身份被知晓,嬴正定会加倍恩宠。”这些事务交由老夏处理即可,若非你今日劝阻,大王恐怕已决意赴死。”
蒙武心有余悸地说。
如今这乱世,唯有你能劝动大王。
蒙武深知,这种深切的情感与真挚的爱,是他从未体验过的。
身为军武世家出身者,他所见多为利益联姻或家族指婚,鲜少谈及感情。
但有一点确凿无疑:母以子贵。
李奇却因母亲冬儿的地位而享此殊荣。”大王即将驾临李府。”
“大王虽暂释轻生之意,仍需心灵慰藉。
以李奇打动大王最为适宜。”
夏无且提议。”好,你去安排,我亦要告知蒙田。”
蒙武点头。”属下明白。”
夏无且随后对辛胜说:“你在此处等候大王,待其下山,我会妥善处置。
今日之事,仿佛从未发生。
大王亲自前来,正是对李奇的重视,特来参与婚宴。”
“末将遵命。”
“大王从咸阳快马赶来,只为亲自主持李奇上将军的婚宴,彰显对其的看重。
今日后山之事,概莫能外。”
辛胜领悟道。
仍是那句话……
今日之事绝不可泄露,否则将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不仅关乎李奇,更关系到大秦的安危。
后山仅有四人随行,除嬴正外,便是蒙武、蒙田及另一位。
其余禁卫军皆驻守山下,以防意外。
若消息传出,这些人恐怕难以善终。”父亲,事情如何?大王安否?”
回至李府,蒙田即刻向蒙武询问。”无碍。”
蒙武轻展笑颜,“幸得大王通达,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蒙田亦松口气,“爹爹那一剑确实及时,否则……”
回想当时险境,蒙武仍感后怕。
若嬴正就此辞世,大秦必将陷入动荡。
其统一六国之志恐难实现,内部 ** 已成必然,诸公子将在各自势力扶持下争夺王位,四方邻国亦将伺机而动。
多亏蒙武反应迅速,方化险为夷。”父亲,大王竟有此意?”
蒙田惊愕不已。
此前众人以为嬴正得知李夫人仙逝后会勃然大怒,却未曾料到他会如此决绝。”此事唯有大王最清楚。
好在夏老先生以李奇为由劝慰大王,否则后果实难想象。”
蒙武沉吟道。”大王是否欲公开身份?”
“即便相认,李奇目前并无名分,仅凭长子之身,恐难服众,甚至招致更多敌意。”
蒙田忧虑地说。
在那个年代,名分至关重要。
即便李奇身为长公子,但因其母出身低微,身份未得承认,被视为庶出,难登大雅之堂。
相比之下,宫中其他公子虽非正室所出,却也有名有份,地位远高于李奇。
除非秦王彻底改变主意,为李奇之母追封尊贵之位,否则这种情况无法改变。
若真如此,就意味着秦王决心立李奇为太子储君。
然而,此举必然引发其他公子支持者的强烈反对,他们绝不会袖手旁观,必将竭力阻挠,甚至不惜采用各种手段。
即便秦王掌握着至高权力,也无法完全避免这些暗流涌动。
一个国家由君主和臣子共同维系,而对于世家出身的臣子来说,家族利益永远排在首位。”大王已有所考虑。”
夏公说道,“今日特意让人去后山询问李奇的情况,若是将来大王与他相认,他会获得怎样的身份,大王也已有答复。”
蒙武听后,难掩内心的激动:“大王说,与李奇相认后,李奇将成为太子储君。”
蒙田握紧拳头,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李奇若为太子,我蒙家定将迎来新的辉煌。”
“父亲,您的决定果然明智。”
蒙田感叹道,“多亏您及时发现李奇的真实身份,否则我们蒙家怎能这般迅速站稳脚跟。”
大王虽已知晓李奇的身份,然因老夏进言,暂不与其相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