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大秦之王,纵然手握王权,却也受礼法规束。
若将一名平民女子安葬于王陵,朝臣怎么看?天下人又怎么看?”
“我知道你对阿房念旧情,但更要顾及大秦与天下的安定。”
夏无且严厉说道。”为了冬儿,我不在乎他人怎么看。”
“无论我是暴君还是明君,我就是嬴正,从不惧世俗眼光。”
嬴正语气坚决。”你说得对。”
“因为你身为 ** ,自当如此。”
“但阿房不过是个凡人女子,即便离世,依然是普通人。
众人又会如何看待阿房呢?”
“若阿房知晓你为此违逆礼制,定不愿如此。”
夏无且温和劝解。”都是这可恨的礼法。”
“当年正是这礼法拆散了我和冬儿,让我们分离二十年,如今生死两隔。”
“当时我无力反抗,如今我统御秦国,百万将士听我号令,谁敢违抗?”
“违者杀无赦,灭其满门。”
“谁敢阻拦,我必杀之。”
“寡人已非当年的嬴正,再难护冬儿周全。”
“寡人既已掌权,若仍无力庇佑冬儿,这君王之位又有何意义?”
嬴正对夏无且的规劝充耳不闻,目光中透着决绝。
他决意迁移冬儿的坟茔至王陵,待自己百年之后,愿与冬儿同穴而眠,生死相依,永不分离。”辛胜。”
“替寡人传旨。”
“命人将冬儿之墓迁往王陵。”
嬴正沙哑地命令道。”大王……此事恐……”
辛胜首次显露出迟疑。
他深知此令一旦发出,必然招致朝臣非议,以嬴正此刻的雷霆之怒,只怕会给大秦带来莫大的祸患。”莫非你竟敢违抗寡人旨意?”
嬴正冷眼瞪向辛胜,眼中闪过杀机。”确实。”
“你如今手握王权、兵权,无人能阻拦于你。
但你是否曾想过李奇?”
夏无且再度开口。
此言一出,嬴正神情微凝。
李奇的身影浮现脑海。
那与自己和冬儿有几分相似的面容。
大秦赫赫有名的战将,天下最年轻的上将军,他的亲生子。
或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
父子间的羁绊如此深厚。
当年李奇屡建军功,嬴正即便从未谋面,也破格赐爵加封,此后愈发倚重信任。
然而那时,
嬴正从不曾料到,李奇竟是自己的骨肉。
直至咸阳城内见到李奇模样,嬴正顿觉其与冬儿似有瓜葛,遂派黑冰台暗中查探。
结果查明 ** 。”他,当真对我这般憎恨吗?”
嬴正声音沙哑,微微颤抖。”恨,深恨。”
“但他所恨并非为自己,而是为他母亲。”
“他怨恨你为何当初舍弃他母亲,让她孤苦度日十余载,至死都未能再见一面。”
夏无且低声说道。”可那并非我初衷,我实不愿舍弃冬儿。”
嬴正苦笑道。
嬴正忆起昔日与李奇酒后之言,当时李奇愤然提及要寻父质问,为何抛下母亲。
那股怨恨,嬴正至今记忆犹新。”你打算将阿房迁至王陵。”
“李奇若知晓你便是抛弃他母亲之人,你该如何应对?”
“再者,若真迁移阿房墓地,你与李奇的关系必然世人皆知。
当初驱逐他母亲的那些势力,又怎会善罢甘休?”
“此话有理。”
“你手握王权,那些旧敌虽不敢轻举妄动,却因国本稳固未曾对你下手。
但若让他们得知李奇乃你骨肉,是被放逐女子所生,后果不堪设想。”
“他们真会如此对付李奇?”
“李奇现为上将军,军中安稳,但一旦身份公开,局面便截然不同。”
“他是你血脉相连的长子。”
“以你对阿房的情谊,这些人怎会不知?”
“李奇若恢复公子身份,那些暗中扶持你其他儿子的势力,绝不会让他好过。”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如果你想令李奇乃至你的子孙陷入险境,那就迁坟吧。”
“届时阿房定然难以原谅。”
“我的话已至此,如何抉择,全看你自己的考量。”
夏无且轻声说道,眉宇间透着深深的无奈。
除此之外,他别无他法。
若嬴正执意行事,他无力阻拦,然而可以预见的是,一场风暴即将席卷秦国。
秦国以法治国,凡事皆有规矩。
即便嬴正权倾朝野,将一位无名无分的女子迁入王陵,仍会招致群臣非议,甚至引发动荡。
宗室、权臣、士族等各方势力,绝不会错过这一机会。
尤其涉及李奇,他在众人眼中是位杰出将领,屡建奇功,按功受赏。
一旦长公子身份曝光,嬴正其他儿子的支持者必定千方百计打压李奇,绝不容他安逸。
听闻夏无且之言。
嬴正伫立于冬儿的坟前,目光深邃。
时光悄然流逝,他身上那种苍老的气息渐次消退,原本 ** 的眼神也透出了几分清醒。”何时才能与李奇相认?何时能光明正大地将冬儿的墓迁至王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