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将军至矣。”
辛胜下马拱手行礼,随后率禁卫退至一侧。
嬴正抬眸,目光落在李奇车驾之上,身后群臣亦随之仰视。
对于这位传奇将军,每个人心中都存满疑问。
连李斯也不例外,尽管他对李奇深怀敌意,此刻仍直勾勾地盯着对方,试图窥探这位令自己屡屡受挫之人的真实模样。
帘幕缓缓掀开,李奇迈步而出。
他未披铠甲,亦无戎装,仅着一袭朴素黑袍。
虽无战场杀伐的凌厉气息,却自有一股沉稳气度,令人心生敬畏。”秦王陛下。”
李奇目光扫过人群,瞬息捕捉到城头的嬴正。
嬴正身着王服,头戴冕旒,即便沉默不语,周身亦散发出不可忽视的威压。”果然是万古一帝,这份威严,非同小可。”
李奇心内感慨,又想到此番重逢历史的契机,“此生竟能亲见秦王真容,亦算圆满。”
面对这位历史上的赫赫人物,李奇内心震撼,但神色依旧镇定如初。
李奇很快恢复了镇定。
在咸阳城外时,他还能依靠身份和实力行事,无需过多顾虑。
但进入这大秦帝都,这座权力的中心、贵族聚集之地,他必须更加谨慎。
毕竟,地位越高,一旦犯错后果越严重。
何况周围还有许多人注视着。”臣李奇,已妥善处理李地事务,在寒郸设大营,整顿三军三十万,现奉王命归来。”
“臣李奇,拜见大王。”
李奇快步走到嬴正身前三丈处,低头弯腰对嬴正行了一礼。”好,很好。”
“李卿。”
“平身。”
嬴正迅速上前,来到李奇身旁,虽有冕旒遮掩,但脸上的笑意清晰可见。
他伸出双手,握住李奇的手,将其扶起。
与此同时,他转身面向群臣,与李奇并肩站立。
这是无上的荣耀。
通常臣子需退后半步,而此时嬴正却与李奇并列,足见其对李奇的信任与看重。
满朝文武目睹此景,咸阳的百姓亦为之振奋,无不惊叹大王对李奇如此厚待,实属罕见。
接着,嬴正紧握李奇的手,语气庄重地说道:
“他,是李奇。”
“我大秦的上将军。”
“一位屡建奇功之人。”
“灭韩之战,李奇功不可没,使我大秦迅速攻克韩国。
灭韩之后,李奇不负众望,镇守韩地,使韩地安定,平定叛乱,彻底掌控韩境。”
“灭李之战,李奇深知寡人志向,李魏联军图谋不轨,意欲侵占韩地,李奇巧用妙计,在南阳火攻,歼敌十八万,大获全胜。
此战改变了我大秦被动防御的局面,为出征奠定了基础。”
“此后。”
“李奇更是孤胆深入,率军攻破寒郸,迫使敌军仓皇溃逃。”
“这些战绩,这些功勋,连寡人都难以置信。”
“这一切皆由李奇所造就。”
“他从未让寡人失望,也未曾辜负我大秦子民的信任。”
“今日,李奇得胜归来,满载荣光。”
“值得我们全体秦人庆贺。”
嬴正紧紧握住李奇的手,高声说道。
他面向朝中百官,也面向咸阳城内外聚集的万千民众宣布:
这位大秦最年轻的上将军,凭借赫赫战功,已然成为未来最具希望的领军人物。”李奇!李奇!”
片刻之间,整个咸阳内外沸腾了。
无论是驻守的禁军将士,还是围观的普通百姓,全都激动地齐声呼喊着李奇的名字。
他们以这样的方式迎接为国家屡建奇功的英雄。
李奇之名,传遍全城每个角落。”这才是真正的老秦人。”
“我大秦的子民。”
在震天的欢呼声中,李奇心中涌起难以言表的情感。
归于大秦之后,见到始皇帝亲自迎接,以及咸阳百姓自发夹道欢迎,这份殊荣令人动容。
对一名将领而言,能够平安归乡已属难得;而如今所获,远超想象。
当听见整个咸阳都在为自己呐喊时,一股强烈的归属感油然而生。
这里,是他浴血奋战、誓死守护的家园。
这些,都是大秦的子民。”大秦。”
“哪怕未来真如史书所载,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即便始皇帝离世,江山破碎,只要有我在,大秦便不会覆灭。
即使我独掌乾坤,大秦亦永存。
因大秦不仅是一国之名,更象征一个辉煌的时代,属于所有炎黄子孙的时代,也是无畏与征服精神的象征。”
“而始皇帝留下的宏愿,便是要实现大一统的梦想,那是整个民族的伟大愿望。”
“历史上的每一次大统一,皆是对秦始皇意志的延续。”
“倘若真有那一天,我李奇必将成为这一意志的传承者。”
在这热烈的氛围里,李奇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骄傲与荣耀。
大秦,承载着炎黄的血脉与荣耀。
从秦始皇一统六国开始,大秦的传奇便注定流传千古。
全新篇章开启,这不是国名,而是一段崭新时代的起点,象征着炎黄血脉永续相连的召唤。”李奇,你看见了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