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族最乐见的就是炎黄自相争斗。
李牧虽为李将,更是炎黄的将领。
想到这里,尉缭豁然开朗。
随即向嬴正深深一拜:“李奇上将之智,臣望尘莫及。
有他在为秦效力,实乃秦之大幸。”
“臣等祝贺大王,李奇上将效力秦廷,是秦之福气。”
“代地平定,李牧归降,三十万精锐入秦,使秦实力倍增,至此李国覆灭。”
“臣等祝贺大王灭李。”
“距一统更近一步。”
“贺大王,贺秦廷。”
满朝文武齐声欢呼,激动不已。
秦能获此成果,不仅是对李奇的震撼,也是所有秦臣的荣光。
即便有人对李奇不满,在这局势下,又有谁能站出来?
此刻,嬴正龙颜大悦,谁还敢诋毁李奇?
……
PS:求兄弟们追读支持,月票鼓励,感激不尽。
此时,李奇再立新功,令群臣惊叹。
短短三年多,李奇不过二十岁,却屡建奇功,每件都关乎秦的根本。
李奇初出茅庐,屡战屡胜,堪称常胜将军。
即便嬴正宣布代地捷报,群臣依旧难以置信。”李牧归降,避免了更多战乱伤亡,此乃大功。”
“李奇承诺李牧,归降后仍统领三十万大军守卫代地北境。”
……
“此事,寡人准了。”
嬴正语气坚定。”陛下英明。”
群臣一致赞同,无人提出异议。
毕竟,李牧身为李国上将军,能令秦军两位上将败退,其统兵之能显而易见。
他为族人选择归顺大秦,亦是出于大局考量。
让李牧继续统领三十万大军,既能安定代地,也能稳固军心,展现陛下宽厚仁慈,绝不会追究过往。
嬴正雄才大略,自然有信心收服李牧及麾下将士。”大王。”
蒙逸起身奏报:“李奇此次助秦灭李,功劳卓着,实至名归。
我朝赏罚分明,李奇之功理应重赏。”
话音刚落,群臣点头附和。
李奇以一人之力创造了诸多奇迹:奇袭寒郸、逼迫廉颇回援、设伏击溃廉颇,最终迫使李牧投降。
这些成就远超王简与桓漪,堪称此次战役的最大功臣。”李奇的封赏,待回咸阳后再议。”
嬴正语气中充满期待,“李奇屡建奇功,寡人虽未见过这位功臣,却已深感其非凡。”
未曾谋面便委以重任,足见嬴正非凡胆识。”大王。”
蒙逸继续奏道:“关于李奇入咸阳一事,臣尚有要事禀告。”
王绾起身,谦恭地问道:“相邦有何吩咐?”
嬴正稍作沉吟,说:“李奇受朕厚恩,已获封为上将,然其麾下仅十余万兵马,尚未建立完整的大营与扩军计划。”
王绾接着说道:“如今李国既已平定,是时候考虑李奇应在何处建立大营了。”
喜欢大秦:长公子,铁血铁骑破六国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大秦:长公子,铁血铁骑破六国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