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豁然开朗

作品:大秦:长公子,铁血铁骑破六国|作者:1困呼呼|分类:玄幻|更新:2025-07-01 03:00:54|字数:7934字

王简爽朗笑道,“此功我必亲奏陛下。”

“代地既定,李国亦亡。”

桓漪附和道,“只待李牧归顺,李国便彻底覆灭。”

李奇心底同样期待着灭李之功的完成。

短短一个时辰后,代城城门洞开,李牧率众走出。

李军放下武器,代地免于战火,保全了炎黄一族的团结。

此战不仅能保全李牧麾下三十万大军免受损伤,更能使大秦锐士避免数十万伤亡,战后对大秦而言堪称喜事。

这对未来的大秦亦是好事。

此时,李奇、王简、桓漪三位领将带着各自的部下抵达城前。

众人中,李奇居首。

此战得以顺利解决,对大秦实为幸事,而功臣唯有李奇一人。

若非他从中斡旋,双方必将陷入惨烈厮杀。”李牧愿意率代地三十万将士归降大秦,请三位上将军接纳我的请降。”

李牧解下佩剑,双手递至李奇面前。”李奇,去吧。”

王简笑着说道。”好。”

李奇并未推辞,大步向前,却未接过李牧的剑,而是将其归还。”上将之剑岂可交付他人?将军顾全大局,实属大义之举。”

李奇郑重行礼,“李奇佩服。”

随后,王简与桓漪亦面向李牧深深一拜,眼中满是敬意。

在三位上将身后,蓝田、函谷及李奇麾下的众将齐齐向李牧行礼。

目睹此景,李牧深受触动。

这般礼遇,这般尊重,完全将他视作平等之人,而非降将。

这令李牧心境豁然开朗。”若无李奇将军相劝,李牧几乎铸成大错。”

“若两军交战,代地必将血流成河,我炎黄同胞将损失数十万青壮,此举只会给族人带来万世祸患。”

李牧真诚坦言,“即便背负恶名,我也不能眼睁睁看着数十万族人因战祸而亡。”

“李牧将军光明磊落,何言背负恶名。”

“待到天下统一之日,李牧将军必将成为千古功臣,名垂青史。”

“李牧将军之举,避免了我族自相残杀,其大义堪称族群至忠,后世必将铭记。”

李奇正色言道。”正是如此。”

王简与桓漪齐声附和,“他日李牧上将军定当流芳百世。”

李奇接着说道:“此次,我与王简、桓漪两位上将军已同意将军提出的条件。

贵部三十余万将士换装我大秦战甲,正式归入我大秦麾下。

然而,这支军队仍由李牧将军统领,您依旧镇守代地,为我大秦守护边疆,扞卫山河。”

听罢此言,李牧神色微动,身后的众将亦露出欣慰之色。

此前,他们曾担心大秦会卸磨杀驴,如今看来,大秦的胸怀远超想象。”李牧在此谢过三位上将军的信任!”

“从今以后,代地三十余万将士即为大秦锐士,为大秦而战,为炎黄而战!”

李牧郑重宣告。”为大秦而战,为炎黄而战!”

身后诸将齐声响应,声音响彻云霄。

瞬间,代城内外沸腾起来,三十万李军将士齐声高呼,声浪回荡四方。”为大秦而战,为炎黄而战!”

城外近六十万大秦锐士同样振臂呼应,场面庄严而壮观。

从此,代地内外再无硝烟,尽显安宁祥和。

这一切皆因李奇促成。”身为炎黄子孙,理应如此,何惧异族?人心齐,泰山移。”

李奇感受到将士们的激昂之情,内心震撼不已。

李奇深知炎黄一族历经数千年的沧桑,尤其是东汉末年的动荡,导致天下 ** 、战火连绵,炎黄子孙几乎濒临灭绝。

他誓言此生绝不让这样的悲剧重演。”身为炎黄后人,即便未来强盛不再,我也要重建属于我们的荣光。

无论天地如何广阔,天下多么辽远,炎黄始终应居于核心。

若有外族妄图侵害,必令其彻底覆灭。”

李奇握紧双拳,内心充满民族自豪感。

得知李牧投诚的消息,局势迅速明朗。

随着三十万大军归属秦国,新的军功制度得以推行,一切进展顺利。

然而,燕、齐两国的情报显示,李牧的叛变已超出他们的掌控。

原本指望他守住代地以维持边境稳定,如今却不得不考虑撤退。

新郑城内,冯去疾兴奋地向韩非汇报:“李国代地传来捷报!”

韩非微微皱眉,隐约猜到幕后推手。

自李奇领军以来,屡建奇功,尤其在代地之战 ** 不可没。

冯去疾递上战报,确认了这一事实。

李牧身为李国上将军,在李国三上将中年纪最轻,领军才能出众。

他率三十万大军驻守代地,即便面对王简和桓漪两位上将的进攻,也坚守不败。

然而,李奇将军进入代地后并未选择强攻,而是采取攻心策略,成功说服李牧投降。

由此,我秦国避免了一场大规模的正面冲突,代地三十万大军悉数归降,这支李国精锐部队如今已成为我秦军的一部分。”王简与桓漪未能攻克,李奇却做到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秦:长公子,铁血铁骑破六国》,方便以后阅读大秦:长公子,铁血铁骑破六国第66章 豁然开朗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秦:长公子,铁血铁骑破六国第66章 豁然开朗并对大秦:长公子,铁血铁骑破六国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