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军状况如何?由谁统帅?”
李偃彻底慌了,急忙起身喊道。”大王,大军仍在攻城,廉颇临行前立下死令,他若战死,大军需踏着他的 ** 继续攻城,不破寒郸誓不后撤。”
郭开愤然说道。”廉颇真是废物,怎能如此消耗大军。”
“速速行动,丞相即刻下令撤军,护送寡人前往代地,既然寒郸难以攻取,那就放弃吧,只要寡人保全实力,与李牧汇合后,定能再夺寒郸。”
李偃果断下令。”臣这就去办理。”
郭开匆匆离去,传递王命。”大王,廉颇已死,我们该如何是好?”
王后恐惧地问。”王后不必担忧,只要寡人尚存,只要能撤至代地找到李牧,就有希望。”
“至于寒郸,寡人暂时放弃。”
“李牧手中仍有近三十万大军,这才是寡人收复疆土的关键。”
李偃立刻宽慰道。
适逢此时。”报!”
“启禀大王。”
“大事不好!”
一名李国大臣神色慌张地闯入营帐。”又发生何事?”
李偃不耐烦地问道,眉头紧皱。”探子回报,在我军营地十里之外发现秦军行踪。”
“秦国……王简率兵直逼寒郸而来。”
这名李臣声音颤抖地说。
听闻此言,李偃面色突变,跌坐在地。”怎会如此之速?”
“完了。”
“速退!”
“速去传令丞相撤军,立即护送寡人撤离寒郸。
否则若被王简与李奇两位秦将夹击,我等必难脱身。”
“快!”
李奇亦是惊恐万分,高声呼喊。
……
李军后方,仅有数千士兵驻守,负责擂鼓助威及掩护大军撤退。
望着袍泽们在前方浴血奋战,他们个个双目赤红,恨不得冲上前线。
这时郭开疾步而来。”大王旨意。”
他高声宣布。
见到郭开,留守的李将连忙跪拜。”大王下令,即刻撤军,全军护送大王北迁至代地,与李牧上将会合后再议抗秦之策。”
郭开向面前的将领传达命令。”丞相。”
“上将已殉国,临终前留下遗命:即便牺牲性命,也必须踏过他的尸骨攻城,未破敌,绝不撤军。”
“我们绝不能辜负上将的期望,否则他在九泉之下也不会安心。”
郭开话音刚落,这名李将便犹豫地说道:“混账!”
“李国乃是我大王之李,非廉颇一人之李。”
“难道你竟敢抗旨?”
郭开厉声呵斥。”末将不敢。”
意识到违背王命的严重性,这位将领瞬间显露出惧色。”那还不快遵令擂鼓撤军!”
“若因延误致大王无法北逃,你能承担后果吗?”
郭开再次怒喝。”遵命。”
鼓声轰鸣,震彻天地。
寒郸城外,李 ** 队被迫停止攻势。
这突如其来的撤军命令,如同一道冰冷的利刃,刺穿了士兵们的信念。
李将无奈叹息,只得敲响鼓声,传达退兵之意。
战场上,廉颇虽已陨落,但他留下的热血余烬仍在燃烧。
在那短短的时光里,李军如疯似狂,视死如归。
他们攀爬云梯、推动冲车,哪怕面对滚石檑木与烈火,也未曾退缩一步。
他们的怒吼,比往昔七日更为激烈,仿佛要用生命换取胜利。
然而,命运无情。
随着一声号令传来,这一切戛然而止。
城头上的李奇冷笑出声,眼见部下仓皇撤离,心中并无半分怜悯。”撤!”
箭矢如雨,铺天盖地而来。
秦军趁机出击,将混乱中的李军逐一击溃。
鲜血染红了大地,战鼓的声音渐渐远去,只留下满目疮痍的战场。”屠睢,章寒。”
李奇沉声下令。”末将在!”
两人神色振奋地回应。”出发!”
李奇迈步向前,大步流星地走向城门。”任将军,城防就交给你了。”
屠睢拱手对任嚣说道。”请放心,有我在,寒郸无虞。”
任嚣语气坚定。
随后,
屠睢和章寒跟随李奇出了城关。
城内,
五万秦军骑兵早已整装待发。
廉颇攻城时,他们便已准备完毕,只等出击。
现在,
时机成熟了。”大秦铁骑何在?”
李奇下城后接过亲卫递上的霸王戟,跃上血虎战马。
此刻,
血虎虽未咆哮,但其威势已让战马警觉。
一旦咆哮响起,定会让战马更加惊惧。
百兽之王的威慑力不容小觑。”风,风,风。”
“大风起兮云飞扬。”
分散于各处官道的五万秦军骑兵齐声高呼,高举长矛。”可愿随我,一举击溃李军,杀敌破阵,灭此国仇?”
李奇挥戟厉声问道。”誓死追随将军!”
“誓死效命!”
五万秦军齐声应诺。”好!”
李奇豪情大笑,血虎缓缓转身,面向城门。
接着,
李奇一声断喝:“开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