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木已成舟

作品:大秦:长公子,铁血铁骑破六国|作者:1困呼呼|分类:玄幻|更新:2025-07-01 02:58:20|字数:8824字

李奇镇定回应,“大王定会先伐李国,我大秦亦必将首灭李而非魏。”

面对章寒的不解,李奇语气笃定地说出自己的判断。

看到众将眼中的惊疑,他毫不动摇地强调:“吾深知大王心意,大王亦当明吾之志。”

“南阳之战后,我军重创李魏联军,使其元气大损,而李魏对此次失败全然不知。

以大王之聪慧,定能预见吾将趁势发兵。

大王之所以选择攻李,是因为强李乃当灭之敌,不容错过。”

“诸位,敢否与吾共搏此局?”

“一旦拿下寒郸,李国必将瓦解,终将归于我大秦。”

“若我军攻破寒郸,即可首获灭李之功。

寒郸既陷,李国边军必生变乱,急调援军。

李军回防之际,王简上将必有所行动。

届时,我大秦百万大军将倾巢而出,直捣李国腹地。”

李奇豪迈言辞间尽显霸气:“诸君,何不携手成就这旷世伟业?”

此言一出,殿中众将无不心潮澎湃。

随即,众人齐齐俯身行礼,齐声宣誓:“末将愿效死力,追随将军,虽死无憾!”

“甚好!”

李奇满意颔首,目光锁定地图上的寒郸,目光坚逸。”始皇帝,身为千古一帝,你绝不会舍弃如此良机。

今日,吾率麾下十五万精锐,孤注一掷!”

“吾知你,想必你也识吾。”

“但愿,你能成为我心目中永不可替的千古 ** 。”

李奇心中默念,他对秦始皇充满信心,相信彼此能互相理解。

尽管从未谋面,但他坚信这两年间,双方已通过种种表现建立了信任。

李奇知秦王,秦王亦必知李奇。

寒郸

作为李国的都城,亦是权力的核心所在,**坐镇龙台宫,总领李国正务。

相较于强盛的大秦,李国虽然国力衰退,但根基尚存,且三位镇国上将俱在,因此对**而言并无太多忧虑。

然而,李偃并非庸碌之君,而是一位心怀抱负的君主。

若非秦国出兵震慑,燕国或许早已亡于李国,而李偃亦将成为一位开拓疆域的君王。

然则,身处同一个时代,与嬴正共处,或许是李偃个人的不幸,也是天下诸侯共同的悲哀。”臣等叩见大王,愿大王万寿无疆,李国永固。”

朝堂之上,李国文武官员手执朝板,俯身向**行礼。

中原诸国,华夏各邦,虽分立各异,然文化风俗却多有相通之处。”免礼。”

**端坐于王座,轻挥衣袖。”谢大王。”

群臣齐声应答。”若有奏章呈报,若无,则退朝。”

身旁侍从高声宣布。”臣启奏大王。”

“今我李国与秦国交战,军需粮草需求庞大,臣以为应在境内增税一成,以解大军燃眉之急。”

“唯有如此,才能使我李 ** 威大振,所向披靡。”

李国丞相郭开挺身而出,大声陈词。”臣附议。”

待郭开发言后,其党羽纷纷响应,赞同之声此起彼伏。

观之,朝堂之中近半数人支持,可见郭开在朝廷中势力颇大。”大王明鉴。”

“臣以为此举不妥。

我李国赋税已高达七成,再增一成便是八成,百姓必将不堪重负,生活困顿。”

此时,一位年纪稍长、容貌与**略有几分相似的男子站出。

他便是昔日李国太子,李佾。

当年曾在秦国为人质。

若非李偃设计阻挠,派遣赴秦迎接李佾回国即位的使者,今日的**或许就是李佾了。

只是……

木已成舟。

李佾即便从秦国返回,也无力改变现状。

他的父亲已逝,李偃顺利登基为王,在王权之下,他无能为力。

然而,他作为前太子,声望颇高,现为李国宗室首领,担任奉常一职,地位显赫,掌管宗室事务。”春平君此言差矣。”

如今李国正筹备攻秦之战,若能击败秦国,收回韩国故地,不仅可拓展疆域,更能提升李国的威名。

但战事所需粮草庞大,若不增税,军需从何而来?

“若春平君有妙策,便无需讨论增税一事了。”

郭开皱眉反驳李佾。”正是如此。”

“还请春平君提出解决之道,若真能无需增税而解决粮草问题,那是再好不过了。”

“臣等附议。”

郭开一系的李臣齐声附和,矛头直指李佾。”本君无计可施,但若贸然增税,恐伤及民生,后果堪忧。”

李佾冷眼回击,却也无奈。”春平君既然无解,便莫再多言。”

郭开得意一笑,转身对李偃行礼:“大王,眼下唯有增税才能筹措粮草,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至于民生之忧,虽重要,但在开疆拓土面前,这并非关键。

一旦攻破秦国,收复韩地,李国必将受益匪浅。”

“嗯。”

见郭开压服了李佾,李偃虚弱的脸上浮现笑意。

他对这位兄长始终心存戒备,尤其自己体弱多病,一旦离世,年幼的两个儿子难以掌控局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秦:长公子,铁血铁骑破六国》,方便以后阅读大秦:长公子,铁血铁骑破六国第48章 木已成舟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秦:长公子,铁血铁骑破六国第48章 木已成舟并对大秦:长公子,铁血铁骑破六国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