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田疑惑地回应。”你呀,就是看不透。
不过也不能怪你,十几年前你还小,不懂朝局深浅,不了解实情也是正常的。
这件事,我清楚,王绾明白,王简和桓漪等人也都知晓。
然而现在,大家都对此避而不谈,这是大王的忌讳,没人敢提。
今日我告诉你,你切记不可外传,否则若惹怒大王,我们蒙家将陷入险境。”
蒙武语重心长地叮嘱道。
纵使蒙家如今声势浩大,蒙武地位崇高,但在王权面前,一言便能决定生死。
正是因此,这个时代的权力核心始终掌握在 ** 手中。
这一点,蒙武心中有数。
朝中所有重臣亦深知此理,所以在辅佐嬴正时,他们选择低调行事,绝不敢违背王命。
历史上,最擅长韬光养晦的当属王简。
他在助秦国统一六国后功勋卓着,却始终保持谦逊低调的姿态,甚至主动示弱,向嬴正索要财物与美色,刻意败坏自己的名声,只为赢得王的信任,确保自身安全。”父亲,您放心吧。”
蒙田坚定地承诺。”今日之事,我会深埋心底,绝不会泄露给任何人。”
蒙田迅速回应。
此刻,蒙田对蒙武的话充满好奇。
若李奇真是他猜测的身份,那可真是意义非凡。
蒙家因李奇而获益匪浅,走上了一条康庄大道。”我的推测应该没错。”
蒙武严肃地说道,语气中透着笃定,“李奇的母亲是夏御医的女儿。”
“什么?”
蒙田震惊地看着他,难以置信。”你可知道当年大王是如何回到秦国的?”
蒙武继续追问。”大王出生在寒郸,作为人质在寒郸生活了十年,后来才被迎回秦国。”
蒙田回答。
这些事情,朝中大臣和各国皆已知晓。”那么,你是否清楚大王在寒郸的十年经历了什么?”
蒙武又问。”这一点我不太清楚。”
蒙田摇头表示不知。”大王在寒郸的十年饱受屈辱,犹如身处地狱。
所以当大王返回秦国后,展现出的沉稳远超同龄人。
在这十年间,始终有一位女孩陪伴左右,与大王共度艰难时光。
大王继位后,她也随之入秦。”
“然而,随着大王登基,形势发生了变化。
这位女孩出身寒微,属于普通人家。
而当时的大王初掌正权,实权尚未稳固,太后、吕不韦以及宗室掌握着大部分权力。”
“大王有意迎娶她为后,却遭到众人反对,甚至令他颜面尽失。
为了不拖累大王,女孩在大王即位后不久便悄然离开咸阳,从此音讯全无。”
蒙武注视着蒙田,娓娓道出这段尘封已久的故事。”难怪大王多年未立皇后,即便郑夫人诞下长子浮苏,他也始终未立后。
原来背后有这样的缘由,大王心中一直铭记着那个与他同生共死的女孩。”
蒙田恍然大悟,内心深受触动。
不曾想,秦国竟隐藏着这样一段往事。
十多年前,夏御医入宫之时,恰是那女孩离开咸阳之际。
众人皆以为大王宠信夏御医是因为他的医术超群,直到今日我才恍然大悟,宫中虽有诸多御医,医术出众者亦不少,但能得到大王如此重视的,唯夏御医一人。
原来,这是因为夏御医正是当年伴随在大王身边的女孩之父。
唯有这个缘由,才能说得通。
蒙武感慨地说道。
今日,他终于比朝中所有人更早窥见了大秦王权下的隐秘。
然而,此事不宜声张。
若泄露,必生大祸。
难怪夏御医看向燕儿和李奇的孩子时,会有那样的目光,他是李奇的亲外祖父啊。
蒙田也深有感触地说。
随即又疑惑起来:既然夏御医已经现身,为何不公开身份?还装作不认识李奇的父亲?
真是愚钝。
蒙武摇头叹息。
父亲,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难以言说的秘密?蒙田追问,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大王多年未立后,一心等待的不过是李奇的母亲,可见她对大王的意义非凡。
若是大王得知李奇母亲已逝,后果不堪设想。
我在大王身边多年,即便面对嫪毐、吕不韦的欺压,大王始终隐忍,直至时机成熟才将他们铲除。
但我深知,一旦大王知晓李奇母亲去世的消息,必定会勃然大怒,到时整个大秦,乃至天下,都将因他的愤怒而动荡不安。
这种后果实在难以预料,因此这也是夏御医不敢相认的缘由。
他同样清楚大王的性格,李奇的母亲是他唯一的慰藉。
蒙武长叹一声。
说实话,蒙武内心也为嬴正感到不平,天地不仁,太过残酷。
听罢蒙武之言,蒙田全身一震。
他完全明白了,甚至预见了未来。
若让大王得知李奇母亲辞世,定会雷霆震怒,大秦与天下或将因嬴正的震怒而巨变。
一统天下的宏愿,不知是否还能实现。”父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