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玉佩。
看到这块玉佩,夏无且顿时大吃一惊。”这是奇哥哥给我的,他说这是他父亲送给婶婶的,共有两块,他给了我一块,另一块随身携带。”
“夏御医,麻烦您看看是否认得?”
李燕儿满怀期待地看着夏无且,将玉佩递到他面前。
夏无且带着震惊的表情,双手颤抖着接过了玉佩。
低声自语着谁也听不见的话:“果然是...阿房,果真是大王,李奇确是我外孙啊。”
“如何?”
“夏御医可知这是何物?”
李燕儿满怀期待地问。
李奇最大的愿望便是为母亲讨个公道,找到父亲,当面质问为何当年遗弃她们母子,为何让母亲孤独终老而无消息。”这玉佩,我并不识得。”
夏无且回过神来,神情无奈地摇头。
听罢,李燕儿满心失落。
她本希望借此助李奇寻父,如今却仍无眉目。”然而。”
“此玉佩工艺绝妙,材质更是上等美玉,佩戴它的人定非凡品。
李奇如今地位已高,日后归乡,必能找到答案。”
夏无且将玉佩归还,宽慰道。”也只能如此了。”
李燕儿叹息点头,接过玉佩。
一旁沉默的蒙武若有所思,他看向夏无且,又瞥了一眼玉佩,似有诸多想法。”此事万不可告知大王,若他知道阿房已然仙逝,恐会癫狂,大秦乃至天下都将为之震颤。”
“阿房,父亲愧疚难当,但这皆是为了大秦,为了天下安定。
若大王失了理智,绝非幸事。”
夏无且心中悲痛。”夏御医远道而来,不如先在府中稍作休憩,我派人安排住处。”
李燕儿邀请道。”多谢李夫人。”
“只是老夫还需先去你婶子坟前祭拜。
依老夫推测,李奇之母应是旧识之后。”
“不论情理,都该拜上一拜。”
夏无且说道。”夏御医,我有一事相求。”
李燕儿语气诚恳。”请说。”
夏无且颔首,目光柔和,如长辈待晚辈般慈爱。”既然您是夏御医的旧识后人,不知令尊令堂是否安在?若是还在世,或许能寻得些许过往线索,助奇公子寻到亲父。”
“此事便托付给您了。”
李燕儿满怀期待地请求。”他们尚在人间,只是远赴他乡营商。
若有消息传来,我自当问询,并告知冬儿的近况。”
夏无且毫不犹豫地应允。
并非如此。
冬儿、阿房,都是他夏无且亲生骨肉啊。
为免李燕儿起疑,夏无且不得不这般回应。”有劳夏公了。”
李燕儿感激地道。
在家中,李燕儿无力为奇哥哥谋取助力,但若能助其寻得父亲,便是莫大幸事,奇哥哥定然欣慰。”我与李奇相识一场,称我夏御医显得生分了。
我年纪足可作你祖父,往后唤我夏爷爷便是。”
夏无且带着几分希冀望向李燕儿。”嗯,夏爷爷。”
李燕儿即刻笑盈盈地应了。”嗯。”
夏无且忙不迭地答应,眼中满溢慈爱。
面前正是自己女儿的儿媳,未来的外孙媳。
如今虽未相认,但一旦嬴正知晓阿房已逝,定会暴怒,后果不堪设想。
夏无且深知嬴正性情,阿房若亡,嬴正必疯,届时恐难料其行径。
此时。
后殿传来婴儿啼哭声,竟是一对双胞胎。
两名侍女抱出襁褓中的婴儿。”夫人,两位小主子饿了。”
侍女恭敬禀报。
夏无且凝视侍女怀中的月余幼童,眼底愈显柔情。”这是阿房的外孙与外孙女,大王的嫡孙与嫡孙女,阿房留下的血脉,也是我的外孙。”
“倘若将来大王得知李奇身份,知晓阿房已然离世,希望这孩子和他的子孙能让大王稍安勿躁。”
“不然,唉……”
夏无且长叹一声。”夫人,可否唤您燕儿?老夫斗胆如此称呼。”
夏无且温言问道。”燕儿自当恭敬,但夏爷爷这般称呼并无不可。”
李燕儿轻声回应。”老夫此番从咸阳前来,专程向大王 ** ,此后需在李家村多留些时日,还望不嫌麻烦。”
“夏爷爷过谦了。”
李燕儿莞尔一笑,“能在家中接待您,实为荣幸。”
“如此甚好,甚好。”
夏无且如释重负,内心满是感激,“阿房,有你这样的儿媳真是福气,她与你一样善良明理……”
“蒙将军。”
“老夫打算前往后山祭拜故人,也算替远方的友人尽一份心意。”
“就此别过。”
夏无且拱手告辞,面向蒙氏父子。”夏先生不必客气,我们也正要启程。”
“若有急事,可随时差人至军营寻我,无论何事,定当相助。”
“另,为防府中纷争,老夫已留下五百锐士,足够护佑燕儿周全。”
蒙武说完,转向燕儿,“燕儿,若有难处,尽管告知。”
“多谢伯父,多谢蒙大哥。”
燕儿诚挚道谢。”夏先生,请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