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秦国的战略布局有着深远的意义。”这样封赏是否妥当?”
“各位爱卿可有异议?”
嬴正颁下旨意后,环顾满朝文武问道。”臣等并无异议。”
“李奇的功绩确实配得上这样的嘉奖。”
“大王英明。”
满朝文武齐声附和,无人反对。
尽管内心不悦者如李斯,他的家族封地已被剥夺赐予李奇,即便秦王会另行赐他新封地,这仍意味着他再也不能在李家村施展影响力。
除了无奈,他别无选择,毕竟他不敢也不愿违背王命。”拟好诏书后即刻送往韩国,为李奇追加封赏。”
“同时派人前往雍城李家村,告知李奇的家人,让他知晓朝廷对他的嘉奖。”
“为了守护大秦疆域,连妻子分娩他都未能归家,这也是我对他们一家的小小慰藉。”
嬴正对李高嘱咐道。”遵命。”
李高恭敬地行礼。”李魏兵败,我们被封锁的局面终于得以解除,各国再不能说我们师出无名。
这次主动挑起争端的是李魏,与我大秦毫无关系。”
“从此,我们可以光明正大地讨伐李国。”
嬴正冷笑着对满朝文武说道。
这一句话足以让天下诸侯闻风丧胆。
自古以来,发动战争讲究名正言顺。
即便秦国之前灭韩时,也宣称师出有名,声称要入韩调查,并在王宫捕获叛贼。
当然,所谓名正言顺有时不过是一种借口罢了。
在任何一个时代,弱国难以对外交涉,为什么会被攻打?因为弱小,所以注定成为攻击的目标。
这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这是风云变幻的世界,强者为尊,自古如此。”臣等恭聆陛下旨意。”
满朝文武瞬间神情庄重,屏息静气地等候君王的旨令。”相邦。”
“以你为主,务必筹备充足粮草、辎重,确保我大秦六十万大军一年所需。”
“郑国、冯劫,你们辅佐相邦。”
“尉缭。”
“你即刻联络桓漪,规划出征细节,明确攻打李国的具体方位及方式,还需协调王简配合行动。”
“李斯,你全力协助诸位大人完成使命。”
“两个月内,我大秦军队必须从函谷关出发,攻陷李国边城。”
嬴正声音洪亮,掷地有声。”陛下英明。”
“臣等愿竭尽全力,助陛下成就大业,一统天下!”
满朝文武齐声高呼,气氛振奋。
朝议结束后。
章台宫中。
嬴正双手负于身后,注视着面前的沙盘地图,目光紧紧锁定在三晋之地。
韩国已归秦国,仅剩李魏两国,而在两国与韩接壤之处,南阳地区防御薄弱。”李奇。”
“你此次立下大功,重创两国,想必不会错过这个绝佳时机吧。”
嬴正盯着沙盘上南阳的位置,低声沉吟。
今日朝会上,嬴正决定派遣桓漪率领蓝田大营三十万锐士进攻李国,但对于驻守韩境的李奇所统领的部队,却未做具体安排。
身处李魏边境且因缺乏防备而遭受损失的地区,若是李奇能对李国或魏国发起突袭,定能收获奇效。
就在朝会结束之际,尉缭建议立即派人火速传召李奇率军进行突袭,给李国一个措手不及。
然而,嬴正并未采纳此建议。
此举让满朝文武感到疑惑不解。
毕竟。
李奇此刻身在韩境,若命令其待命,则错失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
尽管李奇有权处理韩境军务,若他向李魏两国出兵,嬴正也不会干涉,但他已决定攻打李国,若此时李奇转而攻击魏国……
种种考量之下,嬴正选择了谨慎行事。
嬴正今日的战略与以往截然不同,令朝臣们困惑不已。
若派遣快马赶往韩国送信,六七日之内必能将王命传达给李奇。
然而,嬴正却拒绝了这个提议。
因为嬴正深信李奇不会辜负他的期望。
即便现在传信需要六七天,但如果李奇早已为秦国布局妥当,那意义便大不相同。
在击溃李魏联军之后,正是出兵的最佳时机,定能让李国猝不及防,成就非凡功绩。”李奇,”
嬴正说道,“当年你在韩国时便能提前数月预判敌方动向,如今想必也不会令我失望。”
“你深知炎黄统一的大势,也明白天下安定的根本所在。”
“你也该了解我的抱负。”
“只盼你不要让我失望。”
嬴正注视着沙盘轻声自语,“但如果你真能做到,助我早日一统天下,使我更快找到冬儿,我会让你成为我朝的第一名将,超越白起的存在。
我会让你权倾朝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然而,嬴正心中也有种无声的赌注,他赌李奇懂得他的宏图伟略,赌他已经准备好下一步行动。
他坚信,李奇绝不会让他失望。
尽管此时李奇是最受赞誉的将领,嬴正却从未见过他。
但嬴正相信自己了解李奇。”禀告大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