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深处,众人无不惊叹嬴正的果敢与对李奇的信任。
从前李奇管理韩境时,遇重大军务还需禀报蒙武,如今则无需如此,嬴正已赋予他全权。”该死!"
李斯心中暗骂。
他没料到弹劾李奇竟让他反而获利,不仅获得了对韩境军务的实际控制权,恐怕还在嬴正心中留下了负面印象。”李魏两国有何动向?"
嬴正转向尉缭询问。
目前,李奇与冯去疾主理韩境事务,掌控韩境指日可待,局势正朝着有利方向发展。
因此,嬴正已规划好下一步策略——十年内统一天下。”启禀大王,李魏两国边境驻军尚未撤回。
李国由廉颇领军,魏国则由魏无忌指挥。”
王简将军坐镇,他们虽不敢轻举妄动,但定会在暗处对韩国下手。
然而,李奇的能力不容小觑,只要他们胆敢露头,就绝不会有好结果。
尉缭说道。
两位上将军听令。
不久后,我大秦必将迎来战事。
寡人希望诸军莫要懈怠。
嬴正目光扫过众人,落在蒙武与桓漪身上。
请大王放心。
我们大秦将士历经百战,绝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二将神情严肃地回应。
相邦。
粮草调度全靠您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嬴正凝视着王绾说道。
臣定不负所托。
王绾立刻答道。
诸位爱卿。
韩国已被我大秦吞并,接下来便是李国与魏国了。
寡人之心,亦是大秦之心,更是天下人之心。
正如李奇所言,唯有天下归一,任何阻碍我炎黄统一大业者,寡人必将使其覆灭。
嬴正转身指向沙盘,语气威严。
一统天下,成就大秦伟业,此为吾志,亦是我毕生追求。
为了冬儿,为了阿房宫的壮丽,更为天下苍生。
必须达成这一宏愿。
即便赴死,亦无怨无悔。
今日之苦,换万世之福。
臣等愿竭尽全力,辅佐大王,兴盛大秦,实现一统。
群臣齐声宣誓,眼神中透着坚定。
若无他事,便可退下了。
至此,嬴正再未多言。
众人皆知其心意,只需按吩咐行事即可。
启禀大王。
臣有一事禀报。
李斯突然开口,眼中带着几分犹豫。
还有何事?嬴正眉头微皱,似有不满。
近来李斯行事颇为失当,无视国策,还无故责罚李奇。”臣闻大王已赐婚小女予镇韩主将李奇,深感荣幸。
然李奇至今未归,小女亦未曾正式入门,身为父亲,自当护佑小女周全。
臣恳请大王允准,将小女及两名外孙送往咸阳府妥善安置。”
李斯说完,躬身一拜,神色诚恳。
此言一出,殿内众人皆默。
唯独蒙武脸色骤变。
他在李家村逗留期间,听闻李斯早已将女儿逐出家门,毫无父子亲情可言。
此次李斯对李奇出手,显然别有用心。
若让李燕儿母子三人落入李斯之手,必将成为其打击李奇的工具,绝非善事。”李斯手段实在阴狠。”
“竟用亲生骨肉对付李奇,真可谓机关算尽。”
“莫非你与李奇有仇?还是因李奇抢了你女儿,坏了你与长公子的婚约?”
蒙武思虑重重,随即挺身而出。
他绝不能任由李斯巧言令色 ** 大王。
嬴正对李家村事务未必了解,一个偏远小村,不足以引起 ** 关注。
一旦李燕儿母子被李斯掌控,李奇势必陷入被动境地,后果不堪设想。”大王明鉴!”
“此事万万不可!”
蒙武语气凝重,直言谏阻。
……
PS:感谢各位支持!
上将军所言确有不合情理之处。
嬴正亦沉声道:“父亲接女儿归家本是常理,蒙武兄却横加阻拦,实属不该。”
众臣皆面露疑惑,此事本与蒙武无关。
桓漪亦忍不住发问:“老蒙,你这话何意?”
蒙武直言:“非是我等不知情,而是若让李奇的妻子随李斯回府,定会遭遇不幸。”
李斯闻言色变,怒斥:“蒙武,休得血口喷人!”
嬴正眉头微皱,深知蒙武从不无端插手他人事务,便追问:“上将军此言何意?”
蒙武答曰:“当年李斯得知李燕儿与李奇往来,彼时李奇仅是一介平民,毫无权势,竟屡次阻止二人相聚。
后来虽未强娶,却将李燕儿逐出家门,若非李家村村民心善,持续照拂,燕儿恐早已不在人世。”
“更何况如今她已为李奇诞下两子。”
“据我所知,李斯将燕儿逐出家门后,便与之断绝父女关系,声称无此女,视之为奇耻大辱。”
“若接燕儿归府,必遭李斯严惩。
且今日李斯对李奇的弹劾大王亦亲眼所见,李奇因燕儿的缘故被迁怒,遭受诸多刁难。
一旦被其控制妻儿,李奇又怎能安心驻守韩国边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