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嬴正点头。
灭韩大局已定,只待捷报传回,大秦东进便无障碍,诸侯以韩制秦之策也将失效。
正在此时,殿外忽报:
“韩境大捷!韩已被灭!”
一名锐士手捧军报入殿,跪禀道:“启奏大王,蒙武将军呈报韩境捷报,请大王御览。”
嬴正闻言,眉开眼笑,大秦统一天下的第一步已然完成,仅历时五个月。”呈上来!”
嬴正迫不及待地喊道。
李高领命取来军报,双手奉上。
嬴正展开军报,细细查看。”嗯?"
嬴正盯着军报,脸色变幻莫测,与之前几次在收到金疮药和斩杀韩上将军的战报时的表情极为相似。”李奇,又是这个年轻人。”嬴正自言自语道,"他竟再次为我大秦立下了赫赫战功。
这小子果然没有辜负我的期望。”
军报上是蒙田亲笔所写,这让嬴正更加感到意外。
直到灭韩之战结束,让他记忆深刻的李奇再次带来惊喜。
……
"诸位爱卿。”嬴正回过神来,环视满朝文武,神情中透着难以掩饰的激动。
百官齐齐抬头,满怀期待地看着他。
显然,他们对军报的内容已有几分揣测。
韩国或许已被秦国攻灭,否则大王不会这般欢喜。”韩国已被我大秦彻底 ** 。
从此天下再无韩国。
我大秦向东扩张的道路已无阻碍。”嬴正庄严地宣告。
此言一出,群臣欢腾,纷纷道贺:"臣等祝贺大王,韩国既已覆灭,我大秦东进的步伐已然开启,统一天下的宏图伟业指日可待。”
"哈哈!"嬴正亦是兴奋不已。”敢问大王,"李斯出列问道,"韩国既已 ** ,韩王是否已被俘获?"
百官的目光立刻聚焦过去。
韩王乃韩国的核心人物,若其逃脱,对秦国掌控韩国旧地将造成不利影响,这也是李斯发问的原因。”韩王已死。”嬴正轻笑一声,朗声道,"死于我大秦将领李奇之手。”
随即,嬴正未等群臣反应,便将手中的军报递给李高:"宣读捷报。”
"遵命。”李高接过军报,展开大声念道:"臣蒙武,特向大王呈报捷报。”
秦王殿内,群臣齐聚。”臣奉命出征韩国,历时五个月,终于将其灭掉。
此次战役,秦国吞并了韩国全境,击杀和俘虏众多敌人。
在攻克新郑时,韩王暗中联系李国求援,李国派扈辄率千人秘密进入韩国,准备护送韩王逃往李国。
但这一切都被我们识破。”
“在夺取新郑的战斗中,臣蒙武有过失,未能及时察觉韩王意图,险些放虎归山。
幸好李奇及时出手,在新郑南郊密林中设伏,一举击溃韩王与李国援军,更射杀韩王,彻底消除隐患。”
“韩王本欲通过密道逃脱,幸得李奇提前布防,在关键位置设下埋伏。
李奇 ** 战斗,击溃李军千骑,击杀李将扈辄,为我军立下首功。”
“除韩王外,其家族成员尽数被俘,韩国朝廷官员也大多落网。
此战,李奇表现卓越,功不可没。”
听罢军情,满朝文武皆震惊不已。”又是李奇!”
有人低声议论,“此人屡建奇功,到底还有多少潜力?”
“从边关到阳城,再到如今灭韩,李奇的名字从未缺席。
他不仅屡次击败强敌,还改良军中医术,发明金疮药,挽救无数将士性命。”
“此次更是亲手射杀韩王,一举奠定胜局。
要知道,扈辄可是李国名将,连廉颇都对其赞赏有加,却败于李奇手下。”
“李奇之功,堪称盖世无双!”
“此人年纪轻轻便已成就如此伟业,日后必成大器。”
百官交头接耳,虽各怀心思,却无不因李奇的年轻有为而心生敬畏。
确实,李奇年纪轻轻便立下如此大功,未来必将成为秦国重要官员,掌管一方疆域。”臣启奏大王。”
王绾站出,高声说道,“李奇功绩非凡,理应厚赏。”
话音刚落,满朝文武纷纷附和:“相邦所言极是,我等赞同。”
“李奇之功,堪称灭国奇功,理应厚赏。”
一时间,群臣意见竟难得一致。
李奇之功显赫,连嬴正也对其极为器重。
此时若有异议,不仅会得罪李奇,更可能被嬴正厌弃。
见此情景,嬴正唇角微扬,露出笑意。
李奇献金疮药、革新医道之举早已功比灭国,但嬴正未立即奖赏,意在待灭韩后再一并 ** 行赏。
……
嬴正抬手示意众人安静,殿内瞬间鸦雀无声。”李奇功劳卓着,绝不能忽略。”
他沉声说道,“无论是革新军中伤兵救治,还是献上神药,皆为大功。”
“我秦国自商君变法以来,赏罚分明,不论身份贵贱,一视同仁。”
言辞间已明确表示将重赏李奇。”韩地已平定,雍城大军应回驻原地。
但韩地还需留兵镇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