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高接过军报递给秦王,展开一看,神情微变。”又是李奇。”秦王喃喃道。
数月前李奇初露锋芒,攻韩立首功,今又领军攻陷阳城,直逼韩都,并击杀韩将暴鸢。
暴鸢虽非顶尖名将,但也是一方主帅,竟丧生于秦军小将之手。
秦王看完军报,先是一愣,随后展颜而笑。
这已是第三次在军报中见到李奇的名字了。
秦王正再次收到军报,发现又是李奇立下的赫赫战功。
每回军报提及李奇,总少不了他的英勇事迹。
初时,李奇带领新兵击败老兵;后来,他又在韩国边境斩杀敌将,歼敌千余。
如今,李奇攻克阳城,击杀韩将暴鸢,再建奇功。
秦王正对这些消息印象深刻,挥之不去。”又斩一国大将,李奇当加官晋爵。”
秦王正无奈叹息。
当初赐封李奇已属破格,谁知他愈发出色,屡次立下丰功伟绩。
这时,一名锐士匆匆赶来,神情焦急。
秦王正接过军报,略览后脸色骤变。
李高察觉到异样,立即传召王绾、李斯、冯去疾以及蒙逸等人入宫议事。”这次定是李奇又创造了奇迹。”
秦王正心中感慨。
若非军报为蒙田亲笔撰写,他几乎难以置信,李奇竟使秦国伤兵存活率大幅提升至五成。
嬴正是一位勤勉有为的君主,无论正务还是军务,他都牢牢把控。
他对秦国的每一件事都了如指掌,包括伤兵的情况。
然而,作为一国之主,他能做的只是尽力招募良医救治伤员。
即便如此,秦军伤兵的生存几率相较于其他国家已高出许多,但仍不足两成。
如今……
李奇在击败暴鸢后,再次带来了令人惊喜的消息。
他的医道革新大幅提升了伤兵的存活率。
军报中附带的金疮药及其配方更是让嬴正震惊不已。
嬴正手中握着瓷瓶和配方,思绪万千。
对常人来说,金疮药或许只是普通的药物,但对嬴正、对秦国乃至整个动荡的天下而言,这却是意义非凡的存在。
如果真如蒙田所言,此药拥有神奇功效,那它将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金疮药对止血极为有效,即使经脉受损也能迅速止住出血,这是我亲眼见证的。”
蒙田在军报中写道,“李奇心系国家,愿意将配方献给秦国,只为减少未来战士们的伤亡。
此药堪称天下第一疗伤圣品,仅凭此配方便可轻易获得显赫地位。”
蒙田请求嬴正亲自验证金疮药的效果,若满意,则务必厚待李奇,以免寒了功臣之心。
军报中的这些话语充满了蒙田的诚意。
身为统帅数十万大军的将领,蒙田深知金疮药的意义——它意味着军队的生命力。
同时,这份贡献也将使李奇名垂青史。
一向低调的蒙田从未向嬴正提出过任何要求,但这次却破例请求,足见他对李奇的高度认可。”寡人治国,岂会辜负功臣?”
嬴正看着军报末尾的话,忍不住笑出了声。
他坚定地承诺,绝不会让忠诚之士失望。
一向用人讲求信任,疑人不用。
无论出身高低,他皆能任用。
即便是别国贤能之士,他也同样接纳。
比如现今主持修建关中大渠、引来黄河之水、使关中成为秦国粮仓的郑国。
他本是韩王派遣来施行疲秦之计,但最终却为嬴正所信服,从此效忠于秦国。
由此有了关中的粮仓。
不多时,大殿外传来几道脚步声。”禀报大王,相邦等人到访。”
李高步入殿内,毕恭毕敬地说道。”让他们进来。”
嬴正微微抬眼。
众人应声而入,随后齐齐躬身行礼:“臣等叩见大王。”
“今日非朝会,不必拘礼。”
嬴正随性地摆了摆手。”大王召见,可是前方传来捷报?”
王绾老脸上露出期待之色,问道。”阳城已被蒙武攻克,韩国门户已然洞开,至多一个月,至少半个月,韩地战事即将告终。”
嬴正沉声道。
闻言。
殿内群臣尽显喜悦:“臣等祝贺大王。”
“这两份军报,诸位自行阅览。”
嬴正将手中的文书递出。
李高心领神会,双手托起军报呈给众人。
大臣们展开文书一看,瞬时几位重臣的表情都起了变化。
显然,军报的内容令他们震惊。”又是李奇。”
“数月以来,攻韩期间,我们不止一次听闻此人名号。”
“暴鸢虽不及李牧、廉颇这般耀眼,却也是一方上将,统兵之能毋庸置疑,不曾想竟死于我秦国十七岁万人将手下。”
“如此战功,当厚赏。”
王绾、李斯等臣子看完军报,不禁纷纷称赞。”第一份阅毕,再看第二份。”
嬴正道。
环视群臣,他深知接下来的消息定会让众人震撼。
困扰大秦军旅乃至天下军旅的伤兵救治难题,已被李奇成功 ** 。”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